薪酬体系设计工具

薪酬体系设计工具

ID:13656578

大小:132.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3

薪酬体系设计工具_第1页
薪酬体系设计工具_第2页
薪酬体系设计工具_第3页
薪酬体系设计工具_第4页
薪酬体系设计工具_第5页
资源描述:

《薪酬体系设计工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薪酬体系设计工具也许过去有很多种薪酬支付的方式,当然,并不是旧的薪酬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只是我们希望可以尽可能多地把员工为企业做出的贡献用日常支付的现金形式表达出来。无疑,把抽象的贡献量化成为具体的工资单上的数字,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这一点,正如过去许多人想做但是没有完成的工作那样。幸好,我们现在有了一点新的想法,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这个难题解决掉。我们在设计一个让大家,至少让设计者可以接受的薪酬模型的时候,显然不能不把员工本身的一些可以为企业提供价值的特征漏掉。这些特征包括诸如学历、职称。在另一方面,让我们想想,员工每天在为企业干什么呢?首

2、先是工作,当然,剩下的任务也是工作。这说明,我们应该把员工从事的工作考虑一下,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放到我们得薪酬模型中去。这样,我们可以考虑的因素就丰富起来了,至少有两个。当然,员工在岗位上如果做的不好的话,我们应该不会给他全部的工钱。这样就有多了一个因素可以考虑。实际上,我们在确定工资结构的时候,通常考虑的主要就是三方面的内容:员工特征,员工从事的职位,员工在职位上的绩效。员工特征很容易获得,员工的绩效也可以从企业考核结果中,直接拿过来用。于是,如何把员工所从事的职位变成有形的数字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一种效果十分好的评价工具——评分

3、法。于是,很容易地就在抽象的职位与数字之间建立了一种和谐的联系。一什么是评分法(一)评分法的由来评分法的前身是点数法,点数法是把工作的构成因素进行分解,然后按照事先设计出来的结构化量表对每种工作要素进行估值。点数法是目前国外的公司应用的最普遍的一种岗位评价方法。评分法将点数法的操作进一步细化,设计出更合理的结构量表,对每种因素级别的解释更加详细,最重要的一点是评分法有合理的纠偏措施,可以将评价的偏差降到最低。(二)评分法的思路评分法运用的是明确定义的要素,如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努力程度因素、工作环境因素等。要素数量可能从几个到十几个不等,这主要

4、看方案的需要。每一个要素被分成几种等级层次,并赋予一定的分数值(这个分数值就表明了每个要素的权数)。然后对岗位的要素逐个进行分析和定分。把各个要素的分数进行加总就得到了一个工作岗位的总分数值。这个总分数值决定了它在岗位序列中的位置。二岗位评价怎么做(一)岗位评价的原则使用评分法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岗位评价通用的原则。当然,这些原则不能直接帮助我们把每个岗位的分数值计算出来,但是,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把岗位的分数计算出来。让我们看看,经验告诉我们需要注意什么?1.对事。岗位评价针对的是工作的岗位而不是目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人。2.一致性。所有岗位

5、必须通过同一套评价工具进行评价。3.因素无重叠。岗位评价考察的各项因素,彼此间是相互独立的,各项因素都有其各自的评价范围,这些范围彼此间是没有重叠的。4.针对性。评价因素应尽可能结合企业实际,这需要在实际评价之前,与评价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尽可能使各类评价因素切合公司实际。5.独立。参加对职位进行评价的人员必须独立地对各个职位进行评价,绝对不允许串供(听起来好像在审问犯人)。6.反馈。对于各个岗位评价的结果,应该及时地进行反馈,让参与评价的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对该岗位评价的情况,产生偏差的原因以及其他人的观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7.保密。由于薪酬设计

6、的极度敏感性,职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评价结果在一定的时间内应该是处于保密状态。当然,在完成整个薪酬制度的设计之后,职位评价的结果应该公开,使全体员工都了解到自己的岗位在公司中的位置。这些原则都是我们下面的工作中需要时刻注意的,一定要记住,并且理解每一个原则所叙述的内容,当然,工作过程中会对这些原则有更深的体会。(二)准备工作采用评分法进行岗位评价的准备工作,实际上,非常简单。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难度,如果这项工作没有得到明确的落实,天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后面的事情。1.一叠职务说明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职位说明书就是我们的材料。这些说明书应该已经准备好了

7、。原则上要求所有岗位(除了不发工资的岗位)的职位说明书都需要准备好。2.几个评分人员。我们一般都叫他们专家组。当然专家组里面不一定都是有职称的有名气的专家,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这些人在对企业,或者企业的某些部分的了解方面一定要是真正的专家。通常,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会来自管理职位,这是因为他们对企业的了解比较全面。当然,我们同样会从基层寻找一些能干的人来充实这个队伍,这得益于他们对企业具体运作的第一手的经验。在这个专家组里面,最好有来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人员。理想状况是全体参加评价,但是现实条件下,最好不要超过20,15人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8、数值。3.辅助实施的人员。我们称这些人为操作组。这些人里面,需要包括一个或者几个主持人,几个数据录入人员和几个数据分析人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