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u亚包晶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富铁相的行为(论文翻译)

fe-cu亚包晶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富铁相的行为(论文翻译)

ID:13657048

大小:68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3

fe-cu亚包晶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富铁相的行为(论文翻译)_第1页
fe-cu亚包晶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富铁相的行为(论文翻译)_第2页
fe-cu亚包晶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富铁相的行为(论文翻译)_第3页
fe-cu亚包晶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富铁相的行为(论文翻译)_第4页
fe-cu亚包晶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富铁相的行为(论文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fe-cu亚包晶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富铁相的行为(论文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翻译论文名称Fe-Cu亚包晶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富铁相的行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105090102学生姓名杨海龙学号10509010232指导老师周志明12Fe-Cu亚包晶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富铁相的行为何杰赵九州(中国沈阳市维华路72号中科院金属研究所110016)2005年5月12日收到的修订版,于5月19日通过。摘要:Cu85Fe15合金粉采用高压气体雾化技术生产。对微观粉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直径小于224um的时候液-液相转变为雾化液滴。随着粉末的大小越小,富铁相的领域就越低,但它们的密度反而越大。一个用来描述雾化液滴通过亚

2、稳混溶冷却的微观演变的模型已经开发出来。对Cu85Fe15合金的计算已经演示过了。其实验和模拟结果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关键词:Cu-Fe合金;稳混溶隙;快速凝固;雾化;建模1.说明Cu-Fe合金是一种高强度,高电变导热材料[1-3]。当铁磁富铁相以纳米粒子的形式分散在顺磁富铜矩阵中时,该合金表现出巨磁电阻和其他悬而未决的物理性质[4]。它有巨大的潜力用来生产磁带,光器件和传感器的材料[5,6]。但是由于在凝固过程中其组分一般要发生分离,所以Cu-Fe合金的应用是有限制的。最近的研究表明,快速凝固技术在制造这种预期的合金微观结构具有巨大的潜力[7

3、]。Cu-Fe合金系统是有名的晶系统,它也展示了在冷液体状态下亚混溶隙,如图一所示。当单相液体冷到混溶隙,它分为两个液体:一种是富铜(L1)和在另一种是富铁(L2)。虽然很多研究铜铁合金已进行[9-12],其中大多数是重点热力学方面。到目前为止,对动力学的液液的相变知之甚少。我们已经开发了一种数值模型描述通过稳混溶差距Cu-Fe合金熔体冷却时的组织演变过程。该模型是赵九州等人开发的一种新模型。它考虑到影响的体积分数的相相液滴在其扩散的增长速度。形成的微观结构雾化液滴已被计算。采用高压气体雾化技术对Cu-Fe合金快速凝固进行实验了。数值计算与实验

4、结果进行了比较。2.实验程序利用高压气体雾化氮气制备了雾化粉末Cu85Fe15合金。粉末的直径是从20um到280um之间。为了观察合金粉末的显微组织,对该粉末进行了网格划分和抛光处理。微观结构表征的分析是利用配备了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的电子扫描显微镜。3.实验结果12对于Cu85Fe15合金,如果过冷单相液体小于71K,雾化液滴发生液固转变(见图1)。实验结果表明,该微观组织由初级的γ-Fe和雾化粉末中的直径介于224um至280um的晶体反应产物组成。而γ-Fe树突和富铁相共存区粉末的直径介于180-224um。雾化粉末的微观结构的直径在20

5、0um(见图2)。随着温度的降低,富铁和富铜液相的成分通过双结线变化。过冷的富铁液相大于相同条件下的富铜液相(见图一)。富铁相的固化阶段,因此,首先通过冷却到达稳态。图一Cu-Fe合金的相图液相下的虚线曲线是双结线。XC是的临界浓度为57%的铁,TC是临界温度1694K[10]。L1和L2分别是是富铜相,富铁相。TL1和TL2的过冷度相应的是L1和L2。12图二直径为200um的Cu85Fe15粉末微观结构混溶差距和γ-铁的增长然后直接从富铁领域进入基质液,如图2所示。随着雾化液滴尺寸的减少,过冷的雾化液滴数量增加。液-液发生相变的完全雾化液滴

6、直径介于20至180um。图3(a和b)显示显微粉末直径分别在110和30um。黑球是富铁相的领域,另一种是富铜矩阵。结果表明,相相领域是同源分散在基质阶段。富铁相的平均直径,如图3(A和B)分别约0.72和0.41um。相相的粒度分布已经由体视学方法确定[13]。结果如图四所示。在直径110um的合金粉末中富铁相的直径领域范围从0.27至1.17um。然而在直径为30um的合金粉末中富铁相的直径范围则是从0.15至0.63um。它的粒度分布接近正态分布,正如图四所示的实现图。图3微观的Cu85Fe15粉末直径在110um(a)和30um(b)

7、12图4直径在110um(a)和30um(b)的Cu85Fe15粉末富铁领域的分布情,柱条显示的是测量结果,实曲线是拟合结果。4.讨论4.1理论模型当最初的单相混溶合金液冷却到混溶间隙,相成核阶段中的饱和液体可以说是与传统非均相成核理论一致,都认为小粒子或氧化物可以促进生核[14]。固定成核速率,每单位时间创造的原子核的数目,是由下面公式决定的[15]:12在公式中,Nv是催化剂的浓度。N0是液体原子数密度。ΩA和ΩB是A和B的原子数量。xA和xB表示A和B的摩尔分数。nc表示在相相中临界半径r∗=2σL1L2/Gv的数目。σL1L2是两液体之

8、间的界面张力。Gv是每体积在原子核上获得的自由能。г表示在扩散系数Df配合的附着率。λ是在溶质中平均跳跃距离。Z是Zeldovich因子kB和T分别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