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律问题案例分析

合同法律问题案例分析

ID:13666737

大小:8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23

合同法律问题案例分析_第1页
合同法律问题案例分析_第2页
合同法律问题案例分析_第3页
合同法律问题案例分析_第4页
合同法律问题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同法律问题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案例](1999年律师资格考试试题甲公司因转产致使一台价值1000万元的精密机床闲置。该公司董事长王某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机床转让合同。合同规定,精密机床作价950万元,甲公司于10月31日前交货,乙公司在交货后lo天内付清款项。在交货日前,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经营状况恶化,通知乙公司中止交货并要求乙公司提供担保,乙公司予以拒绝。又过了一个月,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的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于是提出解除合同。乙公司遂向法院起诉。法院查明:①甲公司股东会决议规定,对精密机床的处置应经股东会特别决议;②甲公司的机床原由丙公司保管,保管期限至10月31日,保管费50万元。11月5日,甲公司将机床提走,并

2、约定10天内付保管费,如果10天内不付保管费,丙公司可对该机床行使留置权。现丙公司要求对该机床行使留置权。依据合同法和担保法回答下列问题:1.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转让机床的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合同的效力。[答案]甲公司与乙公司转让机床的合同为有效合同。因为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法理分析]《民法通则》第43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这意味着,法定代表人执行职务时所为的行为,不管是违法行为,还是合法行为,都应视为法人的行为,其法律后果都应由法人承担。另外,《合同法》第50条规

3、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可见,只有在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应当视为法人的行为。法人所承担的责任不以法人的内部规定而改变。本案中,乙公司根本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甲公司的内部规定,因此,甲公司董事长王某的行为就是法人的行为,甲公司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至于董事长王某越权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则应依公司内部章程规定或公司法的规定承担责任。[答题技巧]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所具有的法律效力。2.甲公司中止履行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考点]本题考查的

4、是双务合同履行中的不安抗辩权制度。[答案]甲公司中止履行的理由成立。因为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甲公司)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恶化的,可以中止履行。[法理分析]所谓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一方当事人依据约定有先为给付的义务,在对方当事人有难为作出对价给付之虞时,先履行方有拒绝履行义务的权利。不安抗辩权在适用上应具备以下条件:(1)双方需因合同互付债务。(2)一方有先为给付的义务。(3)后履行方有难以对价给付情形发生。只有具备上述条件,当事人才可以主张不安抗辩权。《合同法》第68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

5、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按合同约定,甲公司为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其发现对方乙公司有经营状况恶化情形发生,可以中止履行。[答题技巧]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不安抗辩权的深入理解。3.甲公司能否解除合同?为什么?[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双务合同履行中的不安抗辩权制度。[答案]甲公司可以解除合同。因为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当事人在依法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一方可以解除合同。[法理分析]《合同法》第69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本

6、法第6815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同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本案中,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经营状况恶化,通知乙公司中止交货并要求乙公司提供担保,乙公司却拒绝提供担保。后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的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在这种情况下,甲公司为了避免利益受损,可以解除合同。[答题技巧]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不安抗辩权的深入理解。关于不安抗辩权的行使,考生需要注意行使的程序,一般是先中止履行,然后再解除合同,而不能直接解除合同。而且,在中止履行时。先履行方还负有通知义务。4.丙公司能否行使留

7、置权?为什么?[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留置权行使的条件。[答案]丙公司不能行使留置权。因为丙公司已经丧失了对机床的占有,不具备行使留置权的前提。[法理分析]留置权在行使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债权人必须依法占有留置物,如果占有丧失,则无法行使留置权。(2)债务人履行给付义务迟延。(3)债务人的债务已经到了履行期限。(4)留置权必须经过一定的催告期方可实行。可见,留置权行使前提是依法占有标的物,现甲公司已将机器提走,丙公司不实际占有标的物,不具备留置权的前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