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复习资料验收2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验收2

ID:13668496

大小:1.76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3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验收2_第1页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验收2_第2页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验收2_第3页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验收2_第4页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验收2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验收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球概论》复习参考资料1、掌握在地球上或天球上的方向判别(包括两点之间相对方向的判别)。地球上的方向:东西方向:沿纬线顺地球自转方向为正东方向,沿纬线逆地球自转方向为正西方向(东西方向为无限方向)。南北方向:沿经线指向北极为正北方向,指向南极则为正南方向。(南北方向为有限方向)。任意两点间的相对方向:以极距定南北;以劣弧定东西。天球上的方向:是地球上方向的延伸。(结合图理解)注意:四正点(均在地平圈上)①地平圈与天子午圈有两交点【近北天极的叫北点(N)近南天极的叫南点(S)】②地平圈与天赤道有两交

2、点,面向北点【右为东点(E)左为西点(W)】2、理解记忆天球上的基本点、线、面及其之间的关系。(结合图理解)2、理解记忆各种天球坐标的度量、特点和应用。(结合图理解)(一)地平坐标1、地平坐标的参考点和面①基圈——是地平圈。②极点——天顶(Z)与天底(Z')③辅圈——过Z、Z′的大圆又叫地平经圈。④原点——天文学用南点(S)作起算原点,测量学用北点(N)作起算原点。⑤始圈——天子午圈。2、地平纬度:天体与观察者的连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平纬又叫高度角(记号为:h)。量度方向和范围:0º—±90º,仰

3、角为正值,俯角为负值。3、地平经度:过天体的地平经圈与天子午圈的夹角(简称平经又叫方位角)即∠M′OS(记号为:A)。量度方向和范围:自南点(S)起顺时针方向0º—360º4、地平坐标的特点与应用:①同一天体同一时刻的方位(A)与高度(h)是随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的。②同一地点,不同天体的A、h各异,而且随天体的周日运动而变化。③用于天文观测、卫星跟踪、军事、航空、航海、测量等方面。(二)第一赤道坐标(时角坐标)1、时角坐标的参考点和面①基圈——是天赤道。②极点——北天极(P)与南天极(P')。③辅圈

4、——是过P、P'的大圆又叫赤经圈或时圈。④原点——是上点(Q')。⑤始圈——是过Q'点的辅圈即——午圈。2、赤纬:天体与地心的连线和天赤道平面的夹角即:∠M'OM,记号为δ量度方向和范围:0º—±90º,北纬为正值,南纬为负值。3、时角:过天体的时圈平面与午圈平面的夹角即:∠Q'OM',记号为:t。量度方向和范围是:时角从Q'起算自东向西0h—24h或0º—360º量度。4、时角坐标的特点与应用:①同一天体同一时刻的时角,因地理经度不同而异。②恒星的赤纬是不变的——既无周日变化亦不随测地的变化而变化

5、。③天体的时角是与时间同步增长。④用于天文观测和时间计量。(三)第二赤道坐标1、第二赤道坐标的参考点和面①基圈——是天赤道。②极点——北天极(P)与南天极(P')。③辅圈——是过P、P'的大圆叫赤经圈。④原点——是春分点(γ)⑤始圈——是过γ点的辅圈即——春分圈。2、赤纬:天体与地心的连线和天赤道平面的夹角即:∠M'OM,记号为δ。量度方向和范围:0º—±90º,北纬为正值,南纬为负值。3、赤经:过天体的赤经圈平面与春分圈平面的夹角即∠γOM',记号为α量度方向和范围是:赤经从γ起算自西向东0º—3

6、60º或0h—24h量度。4、第二赤道坐标的特点与应用:①恒星的α、δ数值相对固定,与观测地点无关(可查表求得)。②用于天文观测、制定精确星图以及宇航方面。(四)黄道坐标1、黄道坐标的参考点和面①基圈——是黄道大圆。②极点——北天极(K)与南天极(K')。③辅圈——是过K、K‘的大圆叫黄经圈。④原点——是春分点(γ)。⑤始圈——是过γ点的黄经圈。2、黄纬:天体与日心的连线和黄道平面的夹角即:∠M'OM,记号为:β。量度方向和范围:0º—±90º,北纬为正值,南纬为负值。3、黄经:过天体的黄经圈平面与

7、春分点所在的黄经圈的夹角即∠γOM',记号为:λ。量度方向和范围是:黄经从γ起算自西向东0º—360º4、黄道坐标的特点与应用:①恒星的λ、β数值相对固定,与观测地点无关(可查表求得)。②用于天文观测、制定精确星图以及宇航方面。理解记忆各种球面坐标之间的关系。(结合图理解)1)同一地点有:天极的高度(hP)=地理纬度()=天顶的赤纬(δZ);2)任何瞬间同一天体的时角(tM)与赤经(αM)之和等于春分点的时角(tr)也等于当时天顶的赤经(αZ);即:αM+tM=tr=αZ;3)任意两地同一瞬间测得同

8、一天体的时角之差等于这两地的经度差。即:λA-λB=tA-tB5、了解恒星的视差测距和掌握恒星的分光法恒星测距。(1)恒星的视差测距(2)分光法恒星测距(10万PC以内主序星适用)①用分光光谱仪测定恒星光谱的峰值波长(λm),计算其表面温度(T)。②根据恒星表面温度,在赫罗图中读出其绝对星等(M)③实测该星的视星等(m)。④用公式:M=m–5lgd+5求恒星距离(d)。6、理解记忆恒星的演化模式:星际气体原始星主序星红巨星(在自引力的作用下收缩聚)合)(中心温度达到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