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虾蟹养殖注意问题

鱼虾蟹养殖注意问题

ID:13687216

大小:39.4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3

鱼虾蟹养殖注意问题_第1页
鱼虾蟹养殖注意问题_第2页
鱼虾蟹养殖注意问题_第3页
鱼虾蟹养殖注意问题_第4页
鱼虾蟹养殖注意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鱼虾蟹养殖注意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氨氮和亚硝酸盐过高会有什么疾病?一、改善水质,优化蟹的生存环境 1、池塘水深度。池塘水的深度总的要求是“春浅、夏满、秋勤、冬深”为标准。秋天水温仍然较高,池塘应加满水,平均水深1.2m(深处1.5m,浅处1.0m),此期应每7-10天换水1次,并保持水位稳定,以减少螃蟹逃逸和洞蟹的形成。 2、优化水质。秋季、要求池水透明度在40cm以上。改善水质方法很多。例如每10天每亩池水施用生石灰15kg,以增加水体钙质的需要,同时生石灰也可杀死水体中一些病菌,增加水中氧气的作用。 3、增加池塘中水生植物覆盖面。在养蟹

2、水域中,尤其是养蟹多年的池塘,水生植物资源遭到破坏。为了养殖好蟹,必须在池塘中种植水草,放养浮萍等水生植物,要使水生植物覆盖面积占养蟹池总面积的60%-70%。水生植物对养好蟹有很多益处。(1)能吸收蟹的排泄物质及剩余残饵在水中产生的养分和氨气,水草本身在阳光下放出氧气,这样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2)隐蔽作用。螃蟹可躲藏在水草覆盖面下蜕壳,以防水老鼠伤害。(3)有较好抗病毒和抑制病菌作用。(4)遮荫作用,秋季有时气温还较高,螃蟹可躲在水草下面进行正常摄食、蜕壳。(5)防逃作用:秋季因螃蟹成熟会出现生殖洄游逃

3、逸,但蟹池中栽植水草,使其形成了良好的模拟天然生态环境,螃蟹会很少逃逸。 二、投足饵料 秋季螃蟹生长最快,蟹体需要营养也多。此期饵料配备要求做到精、粗结合,动、植物性饵料合理搭配,并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可利用的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虾、螺蛳及蚌肉、鱼粉等;也可投喂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的河蟹全价颗粒饵料。各种动、植物性饵料都应切成片或块,投放到水草的浅水区,日投饵量为塘存蟹量的5%左右,每天投饵2次,其中傍晚投饵量占总投饵量的70%。对吃不完的残饵,要立即捞出,以免败坏水质。 三、严防逃逸 “秋分”后池塘螃蟹活

4、动较为频繁。防逃措施:(1)种植水草,营造自然生态环境。(2)及时捕捞出售性成熟蟹。每年霜降前后,一批二龄河蟹性腺成熟,表现为背壳呈墨绿色,雄蟹熬足绒毛粗长发达,螯足、步足刚健有力,雌蟹肚脐变成椭圆形,四周有小黑毛,此时蟹体内渗透压的淡水环境而要逃逸,或在越冬前后自然死亡,给养殖经济带来损失,因此应及时捕捞出售。(3)加强管理,每天夜间及清晨要有专人巡塘,同时对已破损的防逃设施要及时修补。 四、注意防病 螃蟹的主要病害有纤毛虫病、黑鳃病。防治方法:1、注意控制水温,防止发生感冒和消化不良。秋天的昼夜温度差别

5、大,水温变化也大,河蟹常因不适应环境而感冒,导致食欲不振、甚至导致死亡。为此,平时要注意调节水位、控制水温,注入新水时温差不能大于2℃,同时,水面要长些水葫芦、绿萍等覆盖的水生植物(不大于水面1/2)。天气剧变时要加深水位,最好达1.2m深。饲料配方要改变,不喂或少喂小麦、玉米、菜饼等难以消化的植物性饵料,而以动物性高蛋白质饲料为主,如蚯蚓、蚌肉、田螺等,既利蟹催肥,又防消化不良。投食要定时定量,水温下降时,饵料随之减少。2、每7-10天,全池泼洒0.5ppm强氯精液消毒水体,平时在蟹饵料中添加土霉素,脱壳

6、素等,防止蟹病的发生。当发生纤毛虫病时,可每亩每米水深泼洒1kg蟹安。一旦发现死蟹,应捞出将其深埋,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另外采用人工捕捉、器械捕杀、药物毒杀等方法清除蟹塘出现的老鼠、水蛇、有害飞鸟等敌害。 池塘中溶氧的重要性 溶氧状况是影响养殖对象摄食量及饲料食入后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长速度、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据有关研究资料,鱼类在溶氧3mg/L时的饵料系数,要比4mg/L时增大一倍,生长在溶氧7mg/L中的鱼生长速度比生长在溶氧4mg/L中的鱼快20%-30%,而饵料系数低30%-50%。当水中溶氧量

7、达到4.5mg/L以上时,鱼的食欲增强极为明显;达到5mg/L以上时,饵料系数达到最大值。同时,水中氨氮通常是在氧气不足时含氮有机物分解而产生的,或者是由于氮化合物被硝化细菌还原而成。在缺氧的情况下,氨就会积累,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使养殖对象中毒,摄食减少,生长缓慢,高浓度时会造成死亡。当养殖密度大,池水经常缺氧,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的池塘很容易引起亚硝酸盐含量升高。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mg/L后,鱼类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 微管增氧设

8、施的安装 主要有三种方式: 1、高压充气增氧。每6-10亩设1台2.2千瓦空气增氧机,4月份在池底铺设内径1.5cm、管身布满微孔的纳米软管,用石块等重物固定不让其上浮,软管离池底10cm,管距10-15m,每条软管两端与空气增氧机出气口相连。 2、低压充气增氧。每30亩设置1台3千瓦空气增氧机,适宜水深1.2m,要求池底平坦。主管空气增氧机,适宜水深1.2m,要求池底平坦。主管道采用PVC等塑料管,内径在6c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