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ID:13705517

大小:259.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24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1页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2页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3页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4页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锦绣河山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内容泱泱中华的北国南疆,偌大地球的五洲四海有名山大川的绮丽风光、有奇山秀水诗画般美景、有音乐之都的异域风情值得人们欣赏、讴歌,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就是以“锦绣河山”为主题编排教学内容。《桂林山水》是单元的开篇课文,在单元学习方法的掌握中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繁星》、《烟台的海》的学习重在牢固掌握学习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人与自然的互相依存,和谐密不可分;而《镜泊湖奇观》与《穿越维也纳森林》侧重单元学习方法的运用。这一组教材结构脉络清晰,或以“总——分——总”的结

2、构方式(《桂林山水》、《烟台的海》、《穿越维也纳森林》),或以时间、地点的不同(《繁星》),或按事物的几个方面(《镜泊湖奇观》、)叙述、抒情,重点段落的描写语句优美,尤其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精彩,文章还将写景与简单的记人记事(《繁星》、《烟台的海》、《穿越维也纳森林》结合在一起,感情真挚,阅读这些文章给人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学生通过本单元一组课文的学习能感悟到祖国江山的多娇、世界的奇妙,能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世界的热情,能陶冶情操,催人奋进,给人希望。围绕着“锦绣河山”专题“古诗诵读”、“

3、习作”与“综合练习”安排了《归雁》、《八阵图》和“风景名胜××或(我最喜欢的一幅风景画)”、儿化音的朗读、近义词的比较运用、积累描写山水的词句、积累爱国的名言等学习内容,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把理解内容与体会感情、语言积累与运用、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掌握与重点的提炼、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等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单元教学目标1.运用所学的知识自主随文识字,复习巩固和积累运用有关的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题、重点句子、课文的线索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3.

4、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领会写景要抓住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并在语言文字中融入作者的感情;4.选择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背诵,进一步激发对自然、对生活、对世界的热爱。5.重点积累如下语段:《桂林山水》的第2、3小节;《繁星》的第三小节;《烟台的海》的第2——5小节中任选一节;《穿越维也纳森林》中描写森林美景的句子。三、单元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题、重点句子、课文的线索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选择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背诵。四、单元教学时间序号类型内容教时1课文31、桂林山水232、繁星233、镜泊湖

5、奇观134、烟台的海235、穿越维也纳森林12古诗《归雁》、《八阵图》13作文14综合练习15单元梳理1五、单元教学建议1.加强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的落实。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从抓课题、中心句、课文线索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课文,根据不同的课文结构,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抓课题《桂林山水》《镜泊湖奇观》、中心句《烟台的海》《穿越维也纳森林》、课文线索《繁星》)。2.在阅读中注重写作引导。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描写的景色特点鲜明,课文结构条理清晰,语言文字中融合着作者

6、的真挚感情。在学文的过程中适当地设计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引导学生领会写景要抓住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在语言中融入作者的感情,同时写景的文章要与简单的记事相结合。3.在学文中加强优美语句、段落的积累。认识、理解、积累与运用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四个重要的过程,而积累与运用是反映学生是否掌握的重要依据,本单元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写的景色特点的句子生动优美,教学中在体悟语句意境的同时,引导学生有关的句子、段落进行背诵,进一步激发对生活、对自然、对世界的热爱。本资料由明珠小学欧文花提供,张秀丽校对

7、31.桂林山水【教材分析】(一)课文简析课文描绘了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桂林山水的绮丽风光,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真可谓是一篇写景抒情,情文并茂的佳作。全文按总——分——总结构写的,先以简洁的语言总写桂林山水甲天下,紧接着用对比、排比的手法将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描绘得栩栩如生,最后又选用了名句再一次赞美桂林山水的美丽如画,天下无双。文章首尾呼应,突出中心,结构十分的严谨。文章语句优美,各段之间衔接自然紧密,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易于记诵。(二)语句简析1.“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

8、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饶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了语言情景之中,这是把景物特点描写具体的一种方法。2.“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抓住漓江水的“静、清、绿”,将看到、听到、想到的描写出来把句子写具体。3.“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