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医院感染》

ID:1370611

大小:272.01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7-11-11

《流行病学——医院感染》_第1页
《流行病学——医院感染》_第2页
《流行病学——医院感染》_第3页
《流行病学——医院感染》_第4页
《流行病学——医院感染》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医院感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医院感染Hospitalinfection&nosocomialinfection&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www.biodiscover.com一、定义是病人在住院期间和医护人员在护理或治疗患者过程中发生的感染。①住院或在医院就诊中所受到的感染;②在医院内感染而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③在前一医院感染而转院后才发病的病人;④在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所发生的感染。www.biodiscover.com院感人群广义上包括住院病人、医院职工、就诊病人、探视者和陪护家属等。实际中主要指住院病人和医院职工www.biodiscover.com二、种类(1)外源性感染exogen

2、ousinfection1.交叉感染(crossinfection)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务人员及病人与陪护人、探视人之间接触引起的感染2.医源性感染(iatrogenicinfection)在诊断、治疗或预防中由于器械、材料或场所消毒不严或制剂不纯而造成的感染。3.带入传染病人入院时已处另一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后发病而引起的院感传播。www.biodiscover.com二、种类(2)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infection)4.又称自身感染(selfinfection)病原体来自于病人体内的感染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抵抗力↓诊断和治疗→提供致病机会www.biodiscover.

3、com院内感染的特殊性-医院中病原体种类繁多、来源广泛-流行的菌株具有耐药性,难以治疗-污染环节多,控制难度大-易感人群集中,抵抗力低,病死率高www.biodiscover.com现状与危害WHO调查:1983~1985年四大洲14个国家拥有250~750张病床的医院发现:院内感染率3%~17%平均9%美国资料统计:院内感染率为5%,是居民死因的第10位,10万/年死于院内感染。www.biodiscover.com90年代我国82所医院78万例住院病人调查:院内感染率为4.08%推测我国院内感染率为10%左右www.biodiscover.com危害性1.延长住院期限,增加费用;北京统计:

4、平均延长住院日36.5天,额外费用2370.6元,估计我国每年损失54.3亿元2.加重病情,增加病死率;某医院对388例死亡病例调查,院内感染率21.39%,其中,9.28%的死亡与院内感染有关,6.69%的死亡是院内感染直接造成。www.biodiscover.com危害性3.扩大传播;医院的菌株具有耐药性,使社会人群受到感染。4.医院中工作人员的感染问题比较严重;乙型肝炎、肺结核、SARS接触血液机会高的科室如外科、检验科、口腔科,乙型肝炎感染高达30~50%。www.biodiscover.com院内感染的传播过程外源性:遵循一般传染病的三个环节规律内源性:贮菌库、易位途径、易感生态环境

5、www.biodiscover.com传染源1病人重要传染源1.易污染器械及环境2.入院时可能正处另一种传染病的潜伏期3.可促进院感的传播病原体:致病力较强、数量较多、耐药性www.biodiscover.com传染源2病原携带者也是重要传染源微生物定植现象一旦易位,可导致自身感染并具有传染性。院感的特点之一由病人或医务人员作为carrier所引起的院感屡见不鲜www.biodiscover.com环境污染物是院感重要的非生物媒介污染的环境:环境贮源潮湿的环境、某些液体:真菌、G+厌氧菌空气、尘土、土壤:芽胞长存带菌染物(formites)被污染的医疗器械(针尖、导尿管等)、敷料、被服、病房设

6、备、药物、制剂、血液及其制品www.biodiscover.com传播途径11.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自身感染:病原体从感染的切口传递至其他部位;粪便中G–杆菌易位至鼻咽部间接接触接触了带菌染物而发生医务人员的手在病原体传播中起重要作用www.biodiscover.com例如1982年,某妇产科婴儿室鼠伤寒沙门菌爆发医护人员和陪护家长的手医护人员的粪便医疗用具和母亲乳头均检出鼠伤寒沙门菌www.biodiscover.com传播途径22.空气传播TB、SARS等呼吸道疾病、手术切口感染注意:医院中呼吸治疗装置(湿化或雾化器)微生物实验室操作空调系统产生微生物气溶胶而引起感染

7、。www.biodiscover.com传播途径33.水和食物传播特点与社会感染类似,比例小①经水传播污染、消毒不严伤寒、菌痢②经食物传播肠道传染病菌痢、沙门氏菌、病毒性肝炎、食物中毒www.biodiscover.com传播途径44.医源性传播院感的特点之一①医疗器械及设备内窥镜、呼吸机、血透仪、各种导管:难消毒②血液及血制品肝炎V.巨细胞V.HIV、预防重点:输血后肝炎、AIDSwww.bi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