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架减振系统优化设计

汽车悬架减振系统优化设计

ID:13706209

大小:831.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7-24

汽车悬架减振系统优化设计_第1页
汽车悬架减振系统优化设计_第2页
汽车悬架减振系统优化设计_第3页
汽车悬架减振系统优化设计_第4页
汽车悬架减振系统优化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悬架减振系统优化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章绪  论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并且对乘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双筒液压减振器的优化就是为了满足这一目的。车辆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其总体性能与零部件的性能关系密切。因此,零部件的研发,不但涉及零部件本身的分析计算与试验等,而且涉及许多与整车有关的参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研发过程。减振器是车辆悬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的好坏对车辆的舒适性以及车辆及悬架系统的使用寿命等有较大影响。1.2减振器的发展历史世

2、界上第一个有记载、比较简单的减振器是1897年由两个姓吉明的人发明的。他们把橡胶块与叶片弹簧的端部相连,当悬架被完全压缩时,橡胶减振块就碰到连接在汽车大梁上的一个螺栓,产生止动。这种减振器在很多现代汽车悬架上仍有使用,但其减振效果很小。1898年,第一个实用的减振器由一法国人特鲁芬特研制成功并被安装到摩托赛车上。该车的前叉悬置于弹簧上,同时与一个摩擦阻尼件相连,以防止摩托车的振颤。减振器的结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种发展形式:加布里埃尔减振器,它是由固定在汽车大梁上的罩壳和装在其里面的涡旋形钢带组成,钢带通过一个弹簧保持其张力,钢带

3、的外端与车桥轴端连接,以限制由振动引起的弹跳量。平衡弹簧式减振器,这是加到叶片弹簧上的一种辅助螺旋弹簧。由于每一个弹簧都有不同的谐振频率,它们趋向于抵消各自的振颤,但同时也增大了悬架的刚性,所以很快就停止了使用。空气弹簧减振器,空气弹簧不仅兼有弹簧和吸振的作用,而且常常可省去金属弹簧。第一个空气弹簧减振器是1909年由英国考温汽车工厂研制成功的。它是一个圆柱形的空气筒,利用打气筒可以把空气经外壳上部的气阀注满空气筒,空气筒的下半部分容纳一个由橡胶和帘布制成的膜片。因为它被空气所包围,所以其工作原理与充气轮胎相似,它的主要缺点是常常

4、泄漏空气。液压减振器,第一个实用的液压减振器是1908..年由法国人霍迪立设计的。液压减振器的原理是迫使液流通过小孔产生阻尼作用。通常的筒式减振器是由一个与汽车底盘固定的带有节流小孔的活塞和一个与悬架或车桥固定的圆柱形贮液筒组成。门罗在1933年为赫德森制造的汽车装用了第一个采用原始液压减振器的汽车。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双向作用筒式液力减振器在美国生产的汽车上被普遍采用。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洲采用的杠杆式液压减振器占了优势,这种减振器与哈德福特的摩擦式减振原理相似,但使用的是液流而不是摩擦缓冲衬垫。麦弗逊支柱式减振器,随着

5、前轮驱动汽车的出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制造商开始采用麦弗逊式减振器。这种减振器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通用公司麦弗逊工程师研制成功的。他把螺旋弹簧、液压减振器和上悬架臂杆组成一个紧凑的部件。其主要优点是体积小,适合前轮驱动汽车,可在与变速器组成一体的驱动桥上应用。另外,有一种电子控制减振器,能根据道路状况、车速和驱动形式自动调节悬架软、中、硬三种刚度。该减振器通过在汽车保险杠下方装有一个带声纳的测量部件监测路面状况,把测得的数据输入处理单元,然后调节减振器中的按键,以改变液流通道的尺寸。充气式减振器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

6、一种新型减振器。充气式减振器的特殊结构和充气参数,可以大大地降低噪音,并有利于保证活塞高速运动时的阻尼特征,同时减振器上的减振支柱实质上属于双筒结构,它除了阻尼减振还有如下附加功能:他和控制臂一起对车轮进行导向。1.3双筒式减振器国内外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汽车减振器大部分是筒式液阻减振器,其阻尼力主要通过油液流经空隙的节流作用产生。减振器的设计开发也由基于经验设计加实验修整的传统方法向基于CAD/CAE技术的现代优化设计方法转变。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了液压减振器技术,在双筒式减振器内充入油液(0.3~0.5MPa)减振器

7、的临界工作速度相应提高,后来又发展了双筒式减振器,它采用活塞阀体与底阀相配合的结构,在浮动活塞在缸筒间的一端形成的补偿室内充入一定量的高压气体(2.0~2.5MPa)氮气。与双筒式减振器比,单筒充气式减振器质量显著减轻,安装角度不受限制,但其制造精度要求和成本较高。..据调查,目前国内双筒液阻减振器配套产能有过剩趋势,生产高档次减振器的不多。单筒充气式减振器国内生产厂家正在消化吸收设计技术和提高制造工艺技术阶段,产品质量还没很过关。对于充气式减振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单缸充气式汽车减振器方面。在郭孔辉院士的领导下,长春汽车研究所作了

8、大量的试验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橡胶的寿命不过关及设计、制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直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技术。近几年,由于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对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对充气式减振器研究及产品开发工作又重新重视起来。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预调速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