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价格重估与工业结构升级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doc

要素价格重估与工业结构升级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doc

ID:13721847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要素价格重估与工业结构升级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doc_第1页
要素价格重估与工业结构升级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doc_第2页
要素价格重估与工业结构升级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doc_第3页
要素价格重估与工业结构升级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要素价格重估与工业结构升级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要素价格重估与工业结构升级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不仅要体现在经济规模和总量上,更要体现在经济结构变迁上,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在不停地改变着一个经济体的产业发展脉络和轨迹。根据国际经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迁的时代即将来临,这种观点是建立在中国生产要素价格即将快速重估的判断之上的。  中国生产要素价格面临重估  依靠生产要素价格低估所产生的成本优势战略,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会逐渐面临压力,劳动力、土地等价格上升将打开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和低估的恢复之路,这即是中国经济结

2、构深刻变迁即将开始的典型标志。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人口出生率出现持续下滑,这意味着在2007年—2008年之后,年满18岁的适龄劳动力供给增速将出现持续下降,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将逐步消失。根据最新的《中国人口和劳动问题报告No.7》,中国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在2012年前后达到高点,其后持续下降。按照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从而支持一国的工业化。然而,伴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和人口增速减缓,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不可能一直存在。一旦劳动力

3、无限供给格局走向终结,中国劳动力价格必将内生性加速上涨。  以“十一五”期间中国新增劳动力供求为例,假设GDP增速存在高(10%)、中(9%)、低(8%)三种可能,新增劳动力需求按照过去13年的就业弹性系数计算,敏感性分析表明,新增劳动力供不应求格局最迟在2009年—2010年间出现,最早在2006年—2007年间出现。如果以未来5年内中国GDP平均增速保持8%—9%作为假设前提的话,那么新增劳动力供不应求局面在2008年前后出现的可能性最大。显然,中国新增劳动力供需状况即将发生改变,未来5年内新增劳动力无限供给现象将

4、逐步消失,劳动力工资的内生性加速上涨基本上是确定的。  与劳动力价格的重估相应,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过程也已经在中国拉开帷幕,那么,一系列生产要素价格,尤其是劳动力价格重估将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  生产要素价格重估促使中国经济结构转型4  长期以来,中国生产要素价格,尤其是劳动力价格的低估,导致了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劳动收入相对弱势而企业利润和政府税收相对强势。企业利润和政府税收的强势导致了企业投资和政府投资主导经济增长,而消费相对于投资和产能不足。产能的过剩和消费的不足必定导致企业扩张外需,出口导向的

5、模式以及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就此形成。在这种模式下,资源必定朝向投资品行业和贸易品行业配置,这决定了国家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劳动力、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低估刺激企业在要素选择偏好上更倾向于物质投入而不是技术投入,从而纵容了企业高耗能、低附加值的粗放经营模式,阻碍了产业通过技术和管理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低级化。  可见,生产要素价格低估是中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以及经济内外失衡和产业结构低级化的症结所在。然而,一旦生产要素价格开始重估,上述的一切都将发生逆转。正如上文所论述的,包括劳动力、土地等资

6、源在内的中国生产要素价格重估即将开始,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经济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变迁必将进入新的阶段。  第一,生产要素价格重估将引起企业要素选择偏好发生改变,资本、技术和管理投入将增多,全要素生产率可望不断提高,产业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  第二,劳动力价格的重估将导致国民收入分配向劳动收入倾斜,居民收入的提高将刺激消费和服务需求;同时,资源开始由投资品和贸易品产业向消费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业配置,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因之发生改变。  第三,生产要素价格重估将和汇率升值一起

7、,加速非贸易品价格相对贸易品价格的重估。生产要素价格重估刺激贸易晶部门通过生产率提高抵消成本上升,而非贸易品却几乎无法通过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消化成本上升,因此,非贸易品价格相对于贸易品价格的重估过程只是刚刚开始。  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价格的重估是中国现行经济增长模式和中国经济结构矫正的开端,也大体上决定了未来不同产业的崛起和沉沦。近期出口退税、两税合并、引进外资等辅助性政策的调整也反映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已经开始。  生产要素价格重估和工业结构升级的国际经验  世界经济史显示,从工业结构的要素密集特征看,一个国

8、家工业化往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成本优势获得经济快速发展和积累的机会,在这一阶段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第二个阶段中,成本优势将逐步受到挑战,但技术优势具有巨大潜力,研发和科技投入的边际效益升高,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面临快速发展机遇;第三阶段,成本优势丧失,技术优势及时替代成本优势并占据主导,工业具备明显的实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