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宿舍区边坡检测设计

某宿舍区边坡检测设计

ID:13728762

大小:515.8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4

某宿舍区边坡检测设计_第1页
某宿舍区边坡检测设计_第2页
某宿舍区边坡检测设计_第3页
某宿舍区边坡检测设计_第4页
某宿舍区边坡检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宿舍区边坡检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监测目的1三、监测依据1四、监测内容1五、监测方法15.1、设备仪器15.2、地表位移、裂缝监测25.3、降雨量监测35.4、边坡应力监测3六、量测数据处理与运用46.1数据整理46.2工程安全性评价4七、组织管理56某宿舍区边坡监测设计一、工程概况0八三宿舍区,面积约0.02km2,该地段楼房、厂房较多,建筑物多为开山傍水而建,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山坡、河岸边坡较陡且植被较发育。由于持续降雨导致山坡坡体浅层土体饱水,0八三厂宿舍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危及坡脚宿舍的安全。根据现场调查,现状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中等,如不及时进行

2、治理,则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滑坡区地处寒武系黄洞口组风化砂岩低丘分布区,自然边坡坡角15~38°,坡高20~50m;坡脚人工边坡坡角40~75°,坡高8~33m。地形起伏较大,局部边坡较陡地段,覆盖土体的自重下滑分力较大。滑坡区岩土组成从上至下为:素填土①;砖红色粘土②;全风化砂岩③;强风化砂岩④。素填土①结构松散,透水性好;砖红色粘土②,全风化砂岩③透水性差,属相对隔水层,在强降雨作用下,雨水渗至相对隔水面受阻,在层面附近形成饱水带,强度降低,而发生滑坡。二、监测目的对边坡进行监测,分析其变形趋势,判断运行状态的稳定性与危险性,作出实时预警预报。1

3、、确保施工安全。2、优化设计与施工,为后续工程提供技术依据。三、监测依据1、国家行业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国家标准:《锚索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0八三宿舍区建筑施工图四、监测内容监测内容主要包括:1、挡墙顶的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2、滑移面位置与形态;3、边坡变形及坡面裂缝;4、边坡所在区域的降雨量;5、边坡加固工程的变形、位移、应力及其变化情况。五、监测方法5.1、设备仪器对于挡

4、墙顶的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滑移面位置与形态,边坡变形及坡面裂6缝等地表位移、裂缝的监测,本监测拟采用的主要仪器为TPS1201+型全站仪。设备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及优点用途产地全站仪TPS1201+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2+2ppm。位移监测瑞士注:表中仪器均经广西计量检测研究院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边坡所在区域的降雨量监测采用DSJ2型虹吸式雨量计进行监测。型号DSJ2记录纸分度范围0.1mm~10mm记录误差±0.05mm降雨强度记录范围0.01mm/min~4mm/min承雨口内经φ200+0.6mm自记纸上雨量最小分度0.1mm全程记录时

5、间26h时间最小分度10min外形尺寸φ364mm×1080mm重量15.9kg加固工程的应力情况的监测采用,锚杆应力计进行测量。5.2、地表位移、裂缝监测1、基准网设置为了使监测点位移有可比性,在滑坡影响范围之外稳定的地方设置基准点构成基准网。2、变形监测点设置在A治理点的A0+10及A0+20处的坡顶抗滑桩的桩顶、坡顶原已成石墙及坡脚已成墙墙顶各设1个监测点,共6个监测点;B治理点的B0+23坡顶桩板墙顶、桩板墙墙脚、格构护坡的坡顶、毛石砼挡墙顶及墙脚各设1个监测点,B0+57的护脚墙的墙顶及墙脚、两个分级平台各设2个监测点,共12个监测点。A

6、,B治理点累计共18个监测点。见附图1、图2。3、观测精度及方法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岩质滑坡监测精度要求进行监测,精度要求见表2。水平位移监测的点位中误差(mm)垂直位移监测的高程中误差(mm)地表裂缝的观测中误差(mm)6.03.00.5每处边坡首先以观测基准网建立独立直角坐标系和假定高程系统,测量出各个基准点的坐标和高程。然后分别自两处观测墩采用极坐标或边角前方交会方法对变形监测点进行观测,测量出各个变形监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水平角、倾角及斜距,然后解算出变形监测点的坐标值及高程,以第一次监测数据作为基准值,将后期观测

7、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得到各个变形监测点的位移变化情况。在监测过程中,严格按照“三固定、一相同”,即固定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观测路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数据采集。4、坡面裂缝观测6边坡调查与边坡监测同期进行,裂缝检查时,注意裂缝形态(宽度、延伸方向及最大宽度位置),分别用游标卡尺、塞尺、卷尺等量测并拍照描绘,同时记录裂缝两侧相对高差及水平变位。从坡脚开始自下而上对边坡进行拉网式巡视,力求不错过边坡出现的任何一处裂缝。对出现的裂缝,除了现场标示、文字记录以及必要的测量以外,还拍摄实际照片。5、监测频率与周期边坡加固处理施工完成后设置安装基准点与

8、观测点,每隔一个月观测一次,共观测13次,同时进行13次坡面裂缝观测。6、警报值1)边坡水平位移达50mm或变形平均速率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