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公共课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公共课

ID:13729543

大小:303.50 KB

页数:203页

时间:2018-07-24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公共课_第1页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公共课_第2页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公共课_第3页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公共课_第4页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公共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公共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部学习请勿外传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公共课学习资料古田县国土资源局2012年8月2目录第一章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新格局的背景及意义1第一节社会管理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的思想来源1第二节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管理的基本历程与经验5第三节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8第四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14第二章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基本内容21第一节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新格局21第二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26第三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目标30第四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32第五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37第六节加

2、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和重点工作40第七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原则、方法与体系43第三章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49第一节政府职能的含义及其重要地位49第二节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52第三节加强公共财政体制建设57第四节创新公共服务方式64第四章引导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70第一节社会组织的概念及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70第二节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74第三节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78第五章完善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自治服务功能85第一节社会管理的重心在基层85第二节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89第三节强化城市社区

3、自治和服务功能95第四节健全农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102第六章提高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科学水平109第一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新挑战109第二节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111第三节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116第七章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123第一节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123第二节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126第三节完善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132第八章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137第一节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与监督137第二节加强食品药品的监管机制143第三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149第九章

4、突发事件处置中的社会管理155第一节突发事件管理的基本概念155第二节我国突发事件管理存在的问题159第三节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建设163第四节应对突发事件的体系建设165第十章进一步健全对虚拟社会的管理173第一节我国网络社会的发展现状173第二节网络问政的兴起176第三节网络群体事件178第四节网络社会的管理181第十一章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188第一节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原因188第三节完善维护群众利益的机制193第四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196第一章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新格局的背景及意义第一节社会管理的相关概念及其理

5、论的思想来源一、社会管理的相关概念(一)社会人们的知识常常是在“对应关系”中才能得到解析,对“社会”所指的范围就有不同理解,由此,有相对于自然界而言的社会、有相对于经济而言的社会、有相对于国家而言的社会、有相对于个人而言的社会。有时,我们还对“上”或“下”、“左”或“右”的内部结构做更深入的理解,对“社会”的理解亦如此。对社会的内部结构,它涉及整个社会与它的各个部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由此,又有“大社会”和“小社会”之别;就宏观的、大社会来说,社会是巨型系统,它包括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以及社会生活系统。(二)

6、社会建设简单的理解是关于社会的建设,或建设社会。正如对“社会”有各种理解一样,广义的社会建设也可以这样理解,相对于自然界而言的社会,社会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社会;相对于市场经济而言的社会,社会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共同富裕、共享、公平、正义的社会;相对于国家而言的社会,社会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政府负责、各种社会组织协同、民众参与的,具有自治性质的社会;相对于个体化而言的社会,社会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价值共享、和谐共处的社会。就宏观的、大社会来说,社会建设的目标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

7、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建设的含义,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就微观的、小社会来说,社会建设指广义的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即“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一位。当然,广义的社会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不能截然分开,我们既可以广义地使用社会建设,也可以狭义地加以使用,当我们着重从狭义的意义上来加以分析时,也丝毫不能离开广义的社会建设。这种相互联系,要从小社会入手、大社会着眼。所谓社会建设,主要是指,为适应国家由农业、农

8、村的传统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转变,适应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积极面对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通过制定、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回应社会诉求、完善社会功能、调整社会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