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及“十一五”期间服装业发展趋势分析

2006年及“十一五”期间服装业发展趋势分析

ID:13736698

大小:7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4

2006年及“十一五”期间服装业发展趋势分析_第1页
2006年及“十一五”期间服装业发展趋势分析_第2页
2006年及“十一五”期间服装业发展趋势分析_第3页
2006年及“十一五”期间服装业发展趋势分析_第4页
2006年及“十一五”期间服装业发展趋势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6年及“十一五”期间服装业发展趋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年及“十一五”期间服装业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竞争日趋激烈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服装产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双重竞争和挑战,但总体上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多于不利。从国际环境看,加入WTO,中国服装企业将面临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国内环境看,中国服装市场格局将迅速进入全面整合期,届时,国内服装企业群雄纷争、国际知名服装企业和品牌纷纷抢滩登陆,竞争将日趋激烈。  国际贸易环境及变数——世界贸易格局将变   国际贸易环境总体良

2、好,多哈谈判进入关键时期,多边贸易体制面临考验,区域贸易自由化构成对全球化的挑战,发展问题值得高度关注。2005/06年度全球GDP预计平均增长4.3%(2004年为5.1%),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量将平均增长7%(2004年为10.3%),外国直接投资(FDI)将在2004年6480亿美元的基础上继续增长。但GDP、贸易和FDI在全球增长情况差异很大。受中国和印度新建项目的驱动,亚洲国家吸引外资较2003年增长72%。美国、英国和中国是2005年吸收FDI最多的国家。在多边贸易体系方面,尽管多哈谈判面临众多困

3、难,但香港会议重申了发展议题的重要意义,承诺对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致力于将最不发达国家(LDCs)有效纳入多边贸易体系,并采取了实质性具体措施。   关税依然是各国贸易政策的主要手段,在约束水平普遍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即便是总体关税已很低的发达国家,部分产品(如纺织品服装等)仍存在明显的“关税高峰”。欧、美、日、加四方MFN(最惠国待遇)应用税率平均为6.1%,其中美国4.9%、加拿大6.6%,但这些税率中暗含着农产品和纺织品服装的高关税(四方平均分别达16.5%和8.2%)。从关税高峰看,欧、美、

4、日、加关税高峰涉及的税目分别占总量的6.4%、5.8%、6.8%和1.8%,总体来说,关税高峰主要存在于农产品和食品、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述产品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严重影响其出口利益。   各种技术贸易壁垒(TBT和SPS)成为广受关注的非关税措施。贸易政策审议中发现,WTO成员指定的TBT和SPS规则总体上符合世贸规则,在发达国家,2004年日本92%的标准基于国际规则,而欧盟只有2/3的标准与国际规则相符;在发展中国家,塞内加尔2001年的工业产品标准只有54%符合国际规则,菲律

5、宾(54%)、蒙古(35%)的比例更低。国内规则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将有助于发展中国家降低生产和出口成本。   国际服装贸易格局已基本稳定,形成了三大消费市场、三大制造中心和三大贸易圈。三大消费市场是:以欧盟为中心的欧洲,以美、加为中心的北美,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三大制造中心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等亚洲地区;土耳其、中东欧和北非地区;墨西哥、中南美等美洲地区。三大贸易圈是:欧盟及其周边国家组成的欧洲贸易圈;美、加、墨及中南美国家组成的美洲贸易圈;中、印、巴及东南亚国家与日本、欧盟、美加组成的亚洲-欧盟-

6、北美贸易圈。   服装外部资源环境和内部要素变化——梯度转移不可避免   服装业内外两个市场均呈现出需求稳步增长、需求层次提高、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已结束持续了较长时间的温和衰退状态,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增长时期。今后若干年内,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回暖,我国服装出口将会持续增长,但对国际服装市场也不能盲目乐观。2005年中美、中欧贸易摩擦充分说明,纺织品服装特别保障措施、反倾销、技术标准和社会责任条款等都会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设置的新的贸易壁垒。另外,消费个性化与绿色消费潮流的不断高涨,对国内服装

7、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发展中国家服装产业的比较优势相似、产品结构雷同、主销市场一样,服装出口竞争更加激烈。   经济增长不仅拉动内需,同时也带动了投资,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服装行业实际完成投资同比上升了45.95%,中西部省市投资增长迅猛。投资增加,产业规模扩大,企业数量增加意味着竞争加剧。   为适应日益加剧的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国内产业的梯度转移不可避免。   随着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服装生产的一些环节将会失去优势,将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8、。   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后经贸环境的逐步优化,外商投资领域扩大,进入门槛降低,中国正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场所,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增强。   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创新——设计能力带动行业创新   目前,我国服装结构水平不高,服装产业的结构质量也比较低,没有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于一体的纵向产业链,也没有形成区域间联动发展的横向产业链,面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