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09年初三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2009年初三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ID:1373865

大小:7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1

苏教版2009年初三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苏教版2009年初三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苏教版2009年初三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苏教版2009年初三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苏教版2009年初三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09年初三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语文上学期(本试卷共25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一部分(共26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péi)_______偿陶(yě)________无精打(cǎi)_______一(chóu)_____莫展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①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②这大大小小、不记其数的群峰,竞是日晒雨淋、水流侵饰这些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雕刻”“装饰”的结果!错别字改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①竹外桃花三两枝,

2、。(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②,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③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④,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⑤关关雎鸠,。,君子好逑。(《诗经关雎》)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曹操《》)⑦,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吴均《与朱元思书》)⑧,,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4.调整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的语序,并使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称整齐。(2分)感慨动荡不安的时局,壮志难酬情怀的抒发,田园边塞的风光描写,同情人民生活的疾苦,使得唐代诗歌内容丰富多彩,为唐代诗歌营建我国文学史上的辉煌殿堂奠定了坚实的基

3、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奥运会主题口号是奥运会理念和举办国文化的高度凝练。下列是近几届奥运会的“口号”,你喜欢哪一个口号,并说说你的理由? (2分)2004年雅典夏季奥运会 Welcome Home 欢迎回家 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 An Ever Burning Flame 永不熄灭的火焰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 One World One Dream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答:6.阅读下列材料,写出探究结果。(4分)材料一:西

4、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材料二:中国文化年活动在法国的成功举办,让法国民众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由此在法国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潮”。(1)用简洁语言综合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答:(2)“中国文化年”的成功举办为我们应对“洋节流行”提供了怎样的启示?(2分)答:第二部分(共44分)阅读《醉翁亭记》中的三段文字,完成(7—11)题。(13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5、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

6、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7.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A.日出而林霏开B.四时之景不同乡邻之生日蹙(《醉翁亭记》)至若春和景明(《捕蛇者说》)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太守归而宾客从去国怀乡(《岳阳楼记》))从民欲也(《陈涉世家》)E.往来而不绝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8.下列与“行者休于树”中“于”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告于莅事者B.吾祖死于是C.多会于此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9.用现代汉语翻译“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2分)答:10.《捕蛇者说》中有一处描写“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和文中哪一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

7、并说说这两处描写的作用。(3分)答:1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说:微斯人,吾谁与归?你觉得本文的作者和他志同道合吗?(2分)答:阅读《绿》中的二段文字,完成(12—14)题。(7分)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12.请细细体会“拍”、“抚摩”、“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