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村蔬菜项目实施方案

三河村蔬菜项目实施方案

ID:13740982

大小:8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4

三河村蔬菜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三河村蔬菜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三河村蔬菜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三河村蔬菜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三河村蔬菜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河村蔬菜项目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年度2011编号02威宁县财政扶贫资金产业化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温室大棚蔬菜栽培项目实施单位小海镇人民政府方案编制时间2011年12月26日16项目概要项目名称:温室大棚蔬菜栽培项目实施单位:小海镇人民政府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孟广宁联系电话:13985361607项目主管单位:威宁县扶贫办项目主管单位法人代表唐国俊联系电话13908571370技术依托单位:威宁县农牧局技术依托单位技术负责人:罗永宽联系电话:13985871188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类别:蔬菜项目建设地点:小海镇三河村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建钢架大棚30个、每个180平方米项目建设期限:12个月16项目区基本情况(一

2、)项目区概况三河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交通便利,地处东经104°14′45″—104°16′05″,北纬2—26°47′15″。属高原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平均海拔218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年总辐射为113.26千卡/厘米·小时,年均温10℃,年总积温3990℃,年降水量980毫米,年无霜期为180天,水资源丰富。全村耕地面积9891亩,土层肥厚,土壤肥力好,植被不稀疏,生态环境良好,土壤微酸。全村总户数为1261户,总人口为3428人,其中贫困人口230户886人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农民人均纯收

3、入为2100.00元。三河村的农民综合素质很高,商品意识极强。在以往市场竞争中已逐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习惯,市场意识与科技意识普遍增强,已有许多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正在成长。有种植协会2个。这些为今后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本村交通方便,便于运输。光照充足,温度、湿度、土壤等都很适合蔬菜生长。农民意强,有种植协会支撑市场销售无忧。村两委组织能力强,农民积极性高,便于组织投工投劳。16(二)产业发展条件与现状发展大棚温室蔬菜适宜三河当地气候条件,符合本村实际,符合村民意愿、迎合村民传统的种植习惯。对保障本村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满足市场需求意义

4、重大。本村交通方便,光照充足,温度、湿度、土壤等都很适合蔬菜生长。农民科技意识强,市场销售有种植协会支撑,市场销售无忧。村两委组织能力强,农民积极性高,便于组织投工投劳。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使用计划和审批手段,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项目资金使用高效节约。全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春易旱,夏秋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10℃,光能资源丰富,年降雨量平均为980.31mm,无霜期平均180天,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积累。土壤PH值为5,显微酸性。以上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多种蔬菜的种植。种植蔬菜作物迎合了村民种植习惯,本村劳动力充足,科学种

5、植技术由县农业局组织培训,蔬菜营养丰富,经济效益也很可观。市场预测前景好、供不应求。三河村的农民综合素质很高,商品意识极强。在以往市场竞争中已逐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习惯,市场意识与科技意识普遍增强,已有许多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正在成长。为了摆脱家庭“小菜园式”生产方式,发挥独特气候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技术优势,已有许多农户自发种植常规蔬菜。16二、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性质及实施单位新建钢架大棚30个,每个大棚6m×30m=180㎡,单价:55.55元/㎡,30个大棚共5400㎡,投资30万元。由小海镇人民政府、三河村两委共同管理,种植协会实施。由村两委以每亩10

6、00元的价格给农户租用土地,涉及土地11亩。由镇政府解决11000元土地租用费。实施单位:小海镇人民政府。16三、项目建设标准及技术方案新建钢架大棚每个180㎡,规格跨度为6m,肩高为1.45—1.5m,拱高为1.2—1.3m,棚高为2.7—2.8m,棚长为30m;拱杆间距设置为0.75m,设置三道纵梁,门采用推拉,规格为1800mm×1200mm;主体材料规格:大棚拱杆、纵梁、卷膜杆均采用¢22×1.2热镀锌管材,主立柱采用¢22×1.2热镀锌管材,棚头端立采用¢22×1.2热镀锌管材,卡槽采用0.7mm厚热镀锌卡槽。覆盖材料采用12丝国产优质长寿膜;钢结构主体材料均采用热镀锌管材料

7、。大棚区域内供水设施(滴灌)新建钢架大棚30个,共5400㎡,投资30万元。在技术上由县农牧局支持。加强农民蔬菜生态平衡施肥、温室菜地营养生态特点和肥源因素、地膜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贮藏保鲜、生理性病害防治技术等农业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能力。加强村“两委”组织实施能力建设,确保本村良种到田、良法到人。带领村民搞好测土配方施肥、分田、分户管理,改变传统陈旧种植方式、做到行政与技术相结合、良种良法相结合,示范和推广相结合,宣传和培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