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模式 特征描述类——气候特征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模式 特征描述类——气候特征

ID:13751764

大小:1.6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4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模式  特征描述类——气候特征_第1页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模式  特征描述类——气候特征_第2页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模式  特征描述类——气候特征_第3页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模式  特征描述类——气候特征_第4页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模式  特征描述类——气候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模式 特征描述类——气候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沙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3)主编人:胡露茹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特征描述类(3)题型一特征描述类——3、气候一、设问形式: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二、描述与比较角度:(一)气候类型名称(二)气温特征:1、气温高低及季节变化。表述建议:“全年(炎热、温和、寒冷)”或“夏季……,冬季……”;全年何时气温最高,何时气温最低(这一点可以根据提供材

2、料决定是否增加);用语界定方法:全年月均温≥15℃——“全年高温(全年炎热)。       0℃≤最冷月均温≤15℃——“冬季温和”       最冷月均温≤15℃——“冬季寒冷(或冬季严寒)”2、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大小。表述建议:昼夜温差大/小(或“气温日较差大/小”);用语界定方法:这没有界定的绝对数值。一般而言,① 两种或以上的气候类型或两个区域比较大/小; ② 海陆距离相同,低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 ③ 纬度相同,距海远地区>跨海近地区(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 ④ 小尺度地形区:山谷>附近山峰; 

3、凹地(洼地)>附近高地;平原>附近山地; ⑤ 大尺度地形区:气温日较差与海拔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日较差载大,如我国的青藏高原、东非高原、巴西高原的气温日较差均比同纬度的平原、盆地地区大;⑥ 地势不论高低,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 ⑦ 下垫面:沙土>粘土;深色土>浅色土;干松土壤>潮湿紧密土壤;旱地>水田;裸地>植被地区;草地>林地;⑧晴天>阴天>雨天(同纬度的背风岸>迎风岸;阳坡>阴坡); 3、气温年较差大小。表述建议:年温差大/小()用语界定方法:气温年较差大于15℃,认为年较差大,小于15℃的认为年较差小。一般而言,①

4、 两种或以上的气候类型或两个区域比较大/小; ② 海陆距离相同,低纬度地区(热带)、高纬度地区(寒事)较小,中纬度地区较大(温带地区一般最大,但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③ 纬度相同,距海远地区>跨海近地区(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 ④ 小尺度地形区:山谷>附近山峰; 凹地(洼地)>附近高地;平原>附近山地; ⑤ 大尺度地形区:海拔越高,气温年较差较小,如我国的青藏高原、东非高原、巴西高原的气温年较差均比同纬度的平原、盆地地区小;⑥ 地势不论高低,离地面越近,年较差越大。 ⑦ 下垫面:沙土>粘土;深色土>浅色土;干松土壤>潮

5、湿紧密土壤;旱地>水田;裸地>植被地区;草地>林地;⑧晴天>阴天>雨天(同纬度的背风岸>迎风岸;阳坡>阴坡;云雨少地区>云雨多地区); (三)降水特征1、降水总量的多少。backbone,CountystandingwhenLieutenant,guerrillaactivitybehindenemylinesinthewaterzoneofWujiangCountyborder.Inearly1940,ChangShenLiqunsectorsYuQingzhiisappointedtothreedistrictandth

6、reeenemyGuardCaptain.Yuassumedoffice,thepositiveinnovationgovernance,establishinginformationline,masterpuppetperformance.Three试卷第9页,总10页南沙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3)主编人:胡露茹表述建议:年降水量在……㎜以上/以下/之间,降水量较多/少(注意“较多”或“较少”还需要注意比较对象)2、时间(季节/年际)变化——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表述建议:

7、“全年多雨”或“全年降水均匀”或“……(夏/冬/雨/湿)季降水多,……(夏/冬/旱/干)季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小(在归纳“季风气候”降水特点时,这点必写)”。     一般来说,月降水量小于10mm描述时称作“稀少”;10—50mm为“少雨”,50—100mm为“多雨”,大于100mm为“丰富”(“100mm”往往作为雨季起止的界定值)。3、空间变化——对于一些有此类需求的特殊题目。表述建设:“自……(方位词,如东北)向……(方位词,如西南)递增”;或“……(方位词,如东北)多……(方位词,如西南)少”。慎用“自沿海

8、向内陆递减”,避免以偏概全而失分。4、雨季长/短(四)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表述建设:结合上述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进行描述,如:“雨热同期”或“雨热不同期”;7月均温大于22℃,降水量超过50mm,可描述为高温多雨。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伦敦,多年夏季7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