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材料

申报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材料

ID:13759918

大小:4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4

申报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材料_第1页
申报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材料_第2页
申报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材料_第3页
申报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材料_第4页
申报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申报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县申报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材料一、**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县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2.4亿元,扩大到2009年的27.5亿元,增加一倍多,年均增速24.35%。人均GDP由2005年的6358元,提高到2009年的14175元,增加了7817元,年均增速24.59%。目前我县经济已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由“十五”末的1.2亿元和7063.4万元提高到2009年3.8亿元和2.32亿元,平均增速43.33%和57.11%,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二、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条件**县高度重视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事业,突出民生重点,以“十件实事”为载体,大力调整

2、支出结构,大幅增加对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和基本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积极筹措资金,确保新增财力进一步向农村、基层、困难群众和社会事业倾斜。2007年全县民生类支出近0.69亿元,2008年突破1.92亿元,2009年近2.69亿元。民生工程项目加快推进。截止2009年,8基础计生服务站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大部分已完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和医疗救助水平有较大提高。截止2009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928、55353、6230人。1753人被征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10200人参加了

3、失业保险,3845人参加了生育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已建成240套,30套在建,总投资3622万元。我县基本符合关于省发改委发布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截止2009年,乡镇客运通车率100%,行政村客源通车率80%;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基本完工,各镇公立医院实现了完全覆盖,总投资380万元,行政村卫生室达标率80%;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83%;城乡涉水事务统一管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58%。三、改革初步设想基本公共服务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为实现特定公共利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和地区经济社会

4、稳定和基本的社会正义,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一定阶段公共服务应该覆盖的最小范围和边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尽可能使居民享有同样的权利,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是强调所有居民都享有完全一致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是在承认地区、城乡、人群间存在差别的前提下,保障居民都享有一定标准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实质是“底线均等”。综合考虑**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将基础服务类和基本保障类两大类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基础服务类。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等四项。——基本保障类。包括生活保障

5、(含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四项。8(一)基本原则  ——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中长期目标。我县应根据县实际情况,在近期要重点满足人民群众要求最迫切的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用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公平合理、基本均衡。坚持底线公平、机会均等,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公民享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保障公民平等的发展机会,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量力而行、积极有为。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承受能力

6、,制定实施合理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着力优化配置公共资源,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水平。——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和责任主体是政府。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鼓励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充分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二)基本思路以当前的“三化”建设为大背景,坚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加速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探索一条差异化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具体是以适度超前城市化引领城乡统筹和产业发展,以项目为支撑推进“四基地

7、”、“五名县”8载体建设,以系统化理念设计工作路径,立体构建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三进区”新路,及引人进城区、产业进园区、居住进社区。具体是继续大力实施当前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工程,及“双推”工程,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谋划。同时,延伸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扩大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三)基本目标现就仅短期目标而言,以“十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