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 奉贤区初三语文二模卷

2012-2013学年 奉贤区初三语文二模卷

ID:13762318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2012-2013学年 奉贤区初三语文二模卷_第1页
2012-2013学年 奉贤区初三语文二模卷_第2页
2012-2013学年 奉贤区初三语文二模卷_第3页
2012-2013学年 奉贤区初三语文二模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 奉贤区初三语文二模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2013学年奉贤区初三语文二模卷(2013年4月)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2、,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3、,百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4、爱上层楼,。《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6、,饥渴而顿碚······《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是个,完成7----8题(4分)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7、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东临

2、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B、“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C、“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D、“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8、全诗描绘了景象,抒发了诗人的伟大抱负。(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9、本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人名)。(2分)1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龙”和“仙”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追名逐利的世俗生活的厌弃。(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朱文公受骗 朱文公①有足疾,曾有道人②为施针熨③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④,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⑤翁。”道人得诗径去

4、。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注释】①朱文公:即朱熹,南宋儒学大师,谥“文”,故称朱文公。②熨:中医学名词,俗称“热敷”。③旋:一会儿。④筇:竹名。⑤勃窣:匍匐而行。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1)道人得诗径去()(2)足疾大作()13、对文中划线句句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某人不想得罪他,但是想要追回她的诗。B、某人不想惩处他,只是想要追回她的诗。C、我不是想要得罪他,但是想要追回那首诗。D、我不是想要惩处他,只是想要追回拿手诗。14、文中表现朱文公

5、受骗的句子是(3分)15、从朱文公受骗后的表现来看,他是个的人。(2分)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时尚红包装满传统意味①说到红包,谁都对它不陌生。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如今,它正以其令人眼花缭乱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②据史载,A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时称厌胜钱,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B到了唐代,宫廷内互相朝拜赠送之风盛行,压岁封包制作精良。C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如今广为流行的红包封形式。D当时的红包封用土纸或竹宣纸制成,颜色以粉红

6、色或浅紫色为主,做工考究些的,封内还会衬上一层薄纸,以增加牢固度,并配有吉祥的词句和图案。③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大量机制印刷的出现,红包封发展势头日益迅猛。首先红包日益缤纷,争奇斗艳,制作精良。除了以一些祥瑞图案制作的红包封外,还出现了以名人的照片、卡通形象、生肖为主图的红包封。其次红包已向商界发展,商家把红包封作为促销的“催化物”,常印制红包封赠送给客户,或直接装入礼金派送,甚至连某些外商也入乡随俗,推出了许多“中西合璧”的个性红包封。此外“电子红包”、“礼仪存折”、“贺岁金卡”等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④由于红包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已司空见惯,多数人从红包中取出

7、压岁钱或礼金之后,就对红包封不屑一顾,随之丢弃。因此几千年来收藏红包封的人名不见经传,去研究红封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了,其实,红包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⑤红包封上书有各异的文化语言,表达出祝贺心声,从中可看出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如“南极星辉”贺男寿,“中天婺焕”贺女寿;“天作之合”贺男婚,“于归之喜”贺女嫁;“乔迁之喜”、“燕仪”表示新屋落成搬入之贺。⑥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对红包封的称呼也各不相同,从这些称呼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方文化。比如,北方人则叫它为“红喜袋”,送出了人们红红火火的祝愿;港粤同胞的则称它为“利事封”,寄托利利事事的美好憧憬。⑦作为社会

8、生活的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