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冬期施工规范学习要点

新版冬期施工规范学习要点

ID:13765587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4

新版冬期施工规范学习要点_第1页
新版冬期施工规范学习要点_第2页
新版冬期施工规范学习要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版冬期施工规范学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版《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学习要点一、2011-04-22发布2011-12-01实施二、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1、将“土方工程”内容合并至“地基与基础工程”中,变为一章;2、增加了基坑支护的内容;3、将“砌筑工程”改名为“砌体工程”;4、取消“砌体工程”中的5、取消钢筋的负温冷拉,增加了钢筋电渣压力焊冬期施工规定;6、修订了混凝土负温受冻临界强度的规定;7、取消了综合蓄热法判别式;8、“屋面保温及防水工程”一章改名为“保温及屋面防水工程”,增加了外墙外保温体系冬期施工的内容;9、“装饰工程”改名为“装饰装修工程”,并取消了饰面

2、板工程的冬期施工内容;10、修订了原附录A“土壤保温防冻计算”;11、修订了原附录B混凝土热工计算公式;12、取消了附录C“掺防冻剂混凝土在负温下各龄期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13、修订了原附录D“用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三、冬期施工的有关规定:1、冬期施工的界定的原则是:水结冰温度在0~-2℃,当水结冰后,可能对硬化中的混凝土和砂浆产生冻害影响结构安全,必须采取特殊措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在北京地区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5℃时,其最低气温在0℃~-2℃者居多,这一温度亦即混凝土遭冻温度,所以要实行冬期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3、2、实施冬期施工的项目,必须编制编制冬期施工专项方案。四、有关条文解释:1、砌体工程:1)一般北京地区在冬期不实湿作业,如果实施,首先应使用干拌砂浆,用温水(≤80℃)搅拌。2)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一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3)过去使用传统红砖,适合采用“三一”砌砖法施工,现在使用砌块,应采用单块砌块满铺灰的方法施工4)外加剂应首选非氯盐型外加剂;5)取消了冻结法施工;2、钢筋工程1)将钢筋级别替换为钢筋牌号。2)当温度低于-20℃时,不得对HRB335、HRB400钢筋进行冷弯加工。3、混凝土工

4、程1)受冻临界温度标准(1)采取物理保温加热的混凝土受冻临界温度,普通混凝土为设计强度的30%;矿渣、粉煤灰等混凝土为设计强度的40%.(2)采用综合蓄热法(保温+加热+外加剂)的受冻临界强度值为4.0Mpa。(3)≥C50的为设计强度的30%(4)有抗渗要求的为设计强度的50%2)原文规定:“……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水泥标号425号相当于新标准32.5级,而新标准规定的强度等级最低为32.5级,故无必要规定“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3)原文规定: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现改为最小水泥用量不

5、宜低于280kg/m3,水胶比不应大于0.55。4)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检查(1)检查混凝土从入模到拆除保温层或保温模板期间的温度。A、施工期间的测温项目与次数测温项目测温次数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水、水泥、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混凝土出罐、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注:室外最高最低气温测量起、止日期为本地区冬期施工起始至终了时止。B、养护期间温度测量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时,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应每隔6h测量一至二次。2采

6、用负温养护法时,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应每隔2h测量一次。3采用加热法时,升温和降温阶段应每隔1h测量一次,恒温阶段每隔2h测量一次。C、养护温度的测量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温孔应编号,并绘制测温孔布置图;2测温时,测温元件应采取措施与外界气温隔离;测温元件测量位置应处于结构表面下20mm处,留置在测温孔内的时间不应少于3min;3采用非加热法养护时,测温孔应设置在易于散热的部位;采用加热法养护时,应分别设置在离热源不同的位置。D、混凝土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受冻、粘连、收缩裂缝,边角是否脱落,施工缝处有无

7、受冻痕迹。2检查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养护条件是否与结构实体相一致。3采用成熟度法推定混凝土强度时,应检查测温记录与计算公式要求是否相符。E、混凝土试件的留置除按《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规定进行外,尚应预留不少于二组同条件养护试件,用于检验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拆模、拆除支撑等的需要。2011-10-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