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的理解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的理解

ID:13776916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的理解_第1页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的理解_第2页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的理解_第3页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的理解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的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2014第二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班级:12应用心理学姓名:邓海飞学号:1211021001日期:2014年4月25日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的理解(邓海飞121102100112应用心理)[摘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时期,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性质。[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社

2、会理解一、历史原因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来看,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深受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三重压迫,既没有自己的独立主权,又没有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内在条件。这就决定了它绝不可能在这样一种落后的、分散的小农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中国革命的目标,首先不是实现社会主义,而是要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创造必要的经济、政治、思想、文等各方面的条件,以实现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毛泽东于1940年1月在其化名著《新民

3、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1]同时,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也提出了:“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二、经济原因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自身来看,新民主主义经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包含着五种不同的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

4、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2]所以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而纵观历史,无论是各个社会的发展,还是社会各时期的发展,都没产生也不可能出现这种生产方式。正是由于缺乏这种生产方式,就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本身的过渡性和不稳定性。这种过渡性和不稳定性就决定了它必须转变到一种以独立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经济形态,才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此外,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五种成分中,私人资本主义

5、经济和个体经济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些因素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必然性。三、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划分为根本性质不同但又依次更递的五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形态,这给我们描绘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但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很复杂的,在两个基本的社会经济形态之间会有非基本的社会经济形态,这种非基本的社会经济形态就是过渡性的社会。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就明确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

6、政治上的过渡时期”。[3]新中国成立以前,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局部地区建立起来的,这就是当时的各个解放区。在这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被废除,但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这时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还不具备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时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就已经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了。[4]四、政治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

7、原理。虽然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取的了最后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在取得胜利后的中国是一个遭受了外国列强、本国军阀混战和日本侵略的中国,中国共产党接受的是一个乱成一团的烂摊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直接建立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来发展中国的经济和生产力,从而建立一定的物质基础。但,中国毕竟是一个由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国家,它最后的走向也就必然会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刘少奇就代表中国共产党就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问题指出:“毫无疑问,中国将来的前途,是要走到社会主义和共

8、产主义去的。”[5]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去的过渡性社会。[参考文献][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6.[2]《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