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概论-中医儿科疾病-绪论

中医临床概论-中医儿科疾病-绪论

ID:1378218

大小:7.74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7-11-11

中医临床概论-中医儿科疾病-绪论_第1页
中医临床概论-中医儿科疾病-绪论_第2页
中医临床概论-中医儿科疾病-绪论_第3页
中医临床概论-中医儿科疾病-绪论_第4页
中医临床概论-中医儿科疾病-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临床概论-中医儿科疾病-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儿科疾病临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胡任飞《中医临床概论》部分内容参考广州、南京等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教学课件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儿科疾病的范围。2、掌握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3、熟悉中医儿科疾病的发病学要点。4、熟悉中医儿科疾病的治疗学要点,儿科常用内治治法。5、熟悉中医儿科疾病的用药要点。绪论—中医儿科疾病的范围小儿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易患外感疾病和肺、脾、肾三系疾病。外感:感冒肺系:咳嗽、哮喘脾系:泄泻、呕吐、厌食、疳证肾系:遗尿、五迟五软、解颅生理特点:(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二)生机蓬

2、勃,发育迅速二、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灵枢·逆顺肥瘦》“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药证直诀》“稚阴未充,稚阳未长”——清·吴鞠通“稚阴稚阳”学说(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五脏六腑;形——形体结构、四肢百骸、精血津液等;气——各种生理功能。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机体脏腑的形态未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健全。小儿脏腑娇嫩,以肺、脾、肾三脏最为突出。脾胃薄弱之体,常肺气虚弱,脾肺气虚常影响生长发育。“脏腑娇嫩,形气

3、未充”生机——生命力、活力;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比喻小儿时期的生长发育非常快速(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学说生机蓬勃,发育迅速阳—小儿的生命力,犹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荣,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纯—小儿所禀元阴元阳未曾耗散纯阳—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篷勃发展,并非说正常小儿是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病理特点:(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发病容易:小儿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病。举例:肺—常不足—易患感冒、咳嗽、肺炎喘嗽(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脾—常不足—疳证、食积、泄泻诸症肾—

4、肾精不足—解颅、股怯胎弱、五返五软“发病容易”心、肝:生理上为充实;病理上常有余―易受惊吓、易发惊风“发病容易”小儿疾病容易发生转化,且变化多端——主要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传变迅速”“易虚易实”——小儿一旦患病,则邪气易实,正气易虚,实证可迅速转化为虚征,虚证也可转化为实证,或为虚实并见之证。“易寒易热”——小儿易呈阴伤阳亢,表现热的征候;又由于“稚阳未充”,机体脆弱,尚有容易阳虚衰脱而出现阴寒证。“传变迅速”1、药物反应灵敏。2、病情单纯。3、情志因素干扰和影响少。(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疾

5、病容易治愈(一)外感因素(二)食伤因素(三)禀赋因素三、中医儿科疾病发病学要点(一)外感因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疠之气。(一)外感因素(二)食伤因素(三)禀赋因素(一)常用内治法:1、疏风解表法——表证:发热、恶风、汗出或无汗等。外感风寒: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散等;外感风热:银翘散、桑菊饮等;外感暑邪:新加香薷饮等。四、中医儿科疾病治疗学要点2、止咳平喘法咳喘总是由于损及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生。小儿肺脏尤娇,故小儿咳嗽不仅常见,还可由此而发危急重症,或迁延难治。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止嗽

6、散、小青龙汤、桑杏汤等。3、清热解毒法儿科热病最多,邪热炽盛易以化火,所以此法在儿科临床应用相当广泛。代表方剂——白虎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导赤散、龙胆泻肝汤、泻青丸、泻黄散、泻白散、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清瘟败毒饮等。4、消食导滞法小儿脾胃功能未臻完善成熟,易为乳食所伤,若调护不慎或恣食无度,则可致脾胃纳运功能受损,造成乳食积滞,导致小儿多种病证发生。如呕吐、泄泻、厌食、食积、腹痛、发热等。代表方剂——保和丸、保和汤、消乳丸、木香大安丸等。5、利水消肿法适用于水湿停聚,小便短少而见水肿的患儿。人体水液代谢与

7、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临床须分辨病情选用宣肺发汗消肿,或健脾化湿消肿,或温肾利水消肿等法。代表方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防己黄芪汤、苓桂术甘汤、实脾饮、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6、镇惊开窍法小儿热病最多,邪热炽盛可扰心动风;或热灼津液成痰,痰热闭窍动风,可见神昏、抽搐而发为惊风。适应证——小儿急性热病中的惊风;代表方剂——如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清宫汤、羚角钩藤汤、苏合香丸、玉枢丹等。7、凉血止血法适应症——因热引起的出血诸证。代表方剂——如犀角地黄汤、玉女煎、小蓟饮子、槐花散等,可根据出血的不同部位、不同

8、病情分别选用,同时根据不同的病情适当配伍养阴之品。8、活血化瘀法适用证——各种血瘀证;疑难重症、久病痼疾等多种儿科急、慢性疾病,配以此法可提高治疗水平。代表方剂——桃仁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桃仁承气汤等。9、补益健脾法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虚不足的病证,临床表现为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常用方剂——四君子汤、异功散、七味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10、培元补肾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