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的研究综述

儿童多动症的研究综述

ID:13792029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儿童多动症的研究综述_第1页
儿童多动症的研究综述_第2页
儿童多动症的研究综述_第3页
儿童多动症的研究综述_第4页
儿童多动症的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多动症的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多动症的研究综述河北师大心理系  杨向永摘要: 近年来,关于儿童多动症的报道越来越多,而且,随着人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性逐渐提高,家长们特别关心子女的异常行为,认为自己子女患此病的家长也越来越多,他们迫切需要了解、认识儿童多动症。本文旨在阐述关于儿童多动症的各方面的研究,包括概念、病因、症状、治疗等,使人们对儿童多动症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且能够正确对待多动症儿童,让一些家长、老师走出误区,使儿童多动症患儿尽可能得到好的治疗。关键词:      儿童多动症      注意缺陷障碍     神经递质一 儿童多动症的概念及简介 由于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综合症)的病因

2、复杂,发病机制和原理尚未完全弄清楚。关于病名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几经更易,至今尚未完全统一,国内外的命名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nal Brain Damage 简称MBD ) 2 、注意缺陷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简称ADD)  3、 伴有多动的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al Deficit Disorder With Hyperactivity 简称ADDH )  4 、活动过度及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简称ADH

3、D )① 目前,国外及国内的一些学者倾向于第四种命名,即ADHD 。它较好地体现了“多动症”的主要特点,也代表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和深度。  早在1845年,德国医生霍夫曼第一次把儿童活动过多看成是一种病态。1931年,文科夫第一次把儿童活动过度称为儿童多动症,又称活动过度综合症。1937年布雷特得利采用苯丙胺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治疗多动症的一次大的进步②。从20世纪50年代起,学者对此症的命名开始与脑功能障碍联系起来。1987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三版的修订版(DSM-Ⅲ-R)认为注意力缺损是主要的,而多动现象只是从属因素,并首次使用了“注意

4、力缺损过度多动障碍”这一术语,并且列出了鉴别ADHD的14种标准,目前,DSM-Ⅵ正在编制中,对鉴定标准又作了修改。 在我国,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儿童多动症”这一名称,它指的是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儿童,存在着与实际年龄特点不相符的注意困难,活动过度,易冲动等特点。因而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社会适应不良等后果。据估计,约有25%到40%的此类儿童有学习困难的症状;30%到90%的此类儿童有情绪障碍。在国内的统计中,患儿童多动症的儿童约占全体儿童的1%到10%不等,而且,男童明显高于女童③. 二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一般发生于6-12岁的学龄儿童,通常起病于学龄前

5、期,10岁是高发期,至13-15岁少年期有自行缓解和好转的倾向。ADHD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发性症状,另一类是继发性症状④。 (一)原发症状 1 、注意困难。这是儿童多动症最关键的症状,因为有的患儿并无明显的多动不安的症状,而主要表现为注意上的困难,与同龄儿童相比,这类儿童的注意显著涣散,很难集中,无论多么令他感兴趣的事物,都无法长久吸引他的注意,极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因而做事常常有头无尾,半途而废,上学后这一症状更为明显,在课堂上,总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集中注意听课的时间非常短暂,常对老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作业听不清楚;做作业的时候拖拖拉拉,粗心

6、大意,不能顺利完成作业。  2、 活动过多。这是儿童多动症最显著的特点,也是许多儿童来就医的原因,表现为活动明显的增多,这样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表现为不安宁,手脚不停的乱动,好哭闹,母亲只能抱着他在地上走来走去。幼儿时在家到处乱翻乱动,上桌上窗,打翻东西,而且常常以跑代步。上学后更是坐立不安,摇晃桌椅,骚乱别人,小动作不断,课间在教室中乱跑,喜欢玩危险的游戏。这种儿童的多动与一般儿童的调皮好动不同,因为其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晚上睡觉前在床上还要闹腾一番,入睡后也不能安静下来,经常是乱踢乱滚,爱磨牙,说梦话,甚至尿床,夜游。这种孩子身上好象装上个发动机一

7、样,总是忙碌不停。  3、 行为冲动,情绪不稳。这些孩子比较冲动任性,做事不考虑后果,上课时,他们会突然无故得喊叫或随便插话,做游戏时不守游戏规则不能耐心地等待,过多频繁的变换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难以引导,控制调节其活动。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变化无常。有的孩子表现出感情脆弱,喜欢和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儿,这实际上是情感脆弱的一种表现。另外,这些儿童做事之前不假思索,不考虑行为的后果,行为多先于思维,行动具有突然性,所以往往惹事生非。 4  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相当一部分患儿存在着知觉活动和综合分析障碍。如在临摹图画时往往分不清主题与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

8、也不能将图形中的各部分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