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

ID:1379640

大小:2.77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7-11-11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_第1页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_第2页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_第3页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_第4页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孕症目的要求掌握不孕症定义和辨证论治熟悉不孕症的病因病机熟悉西医学受精过程及环节熟悉不孕症的西医病因及诊断检查步骤熟悉不孕症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的思路和研究现状。凡女子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配偶生殖功能正常,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古称“全不产”。曾孕育过,未避孕,而又连续2年未再受孕者。古称“断绪”。一、定义原发性不孕继发性不孕若因为有先天或后天生殖器官解剖生理方面的缺陷,无法纠正而不能妊娠者。因某些因素阻碍受孕,一旦纠正仍能受孕者。绝对性不孕相对性不孕育龄夫妇妊娠率:6个月内60%6个月内60%9个月内80%1年内85-90%2年内95%不孕症发生率:育龄夫妇约10-15%

2、不育沿革《周易》首载“不孕”之名。《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女子不孕。”沿革《神农本草经》:“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金匮要略》:“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孕。”《千金要方》有“全不产”和“断绪”之分别。沿革《诸病源候论》:专设“无子候”,分列“月水不利无子”、“月水不通无子”、“子脏冷无子”、“带下无子”、“结积无子”朱丹溪的《格致余论》:“男不可为父,得阳气之亏者也;女不可为母,得阴气之塞者也”、“女涵男”。还提出痰湿闭塞子宫和怯瘦妇人子宫干涩之病机。沿革《广嗣纪要》指出“五不男”、“五不女”等不孕因素。《景岳全书·妇人规》:调经种子之法,亦惟以填补命门,顾惜阳气

3、为主。《傅青主女科》:从肝肾论治不孕。孕育机理男精壮女经调胞络通真机时脏腑气血和调肾气盛天癸成熟男子精气溢泻(男精壮)女子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女经调)氤氲之时,阴阳和两神相搏,合而成形胚胎结胎居子宫二、病因病机肾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素体虚弱饮食劳倦天癸不充冲任失调情志所伤经产留瘀房事不洁淫邪致瘀虚衰不能相资阻滞不畅不能摄精成孕瘀滞胞宫肾虚痰湿内阻肝气郁结不孕脾虚西医学正常受孕应具有以下条件:1、卵巢能排出正常的卵子2、男子精液正常3、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内相遇并结合成受精卵,被顺利地送入宫腔4、子宫内膜正常,有利于受精卵着床。不孕症的原因,女方因素占60%、男方占

4、40%。三、诊断女方检查步骤(一)询问病史:月经史、带下、既往婚育情况、既往史(生殖道炎症、结核病、阑尾炎手术、甲状腺病等)、家族史。(二)临床表现:定义(三)检查:1、体格检查、妇科检查2、不孕症特殊检查(1)卵巢功能检查,如:BBT、B超等。(2)输卵管通畅试验(3)免疫因素检查,如:抗精子抗体、(4)宫腔镜、腹腔镜(5)必要时作CT、MRI检查四、辨证论治辨脏腑、气血分寒、热、虚、实治疗重点:温养肾气,填精益血,调理冲任、气血一、肾虚(1)肾气虚妇科主症:婚久不孕,月经不调或停闭,经量或多或少,色黯。全身兼症:肾气虚证舌脉:舌淡,苔薄,脉沉细。治疗方法:补肾益气,温养冲任。

5、方药:毓麟珠(《景岳全书》)(八珍汤加菟丝子、鹿角霜、杜仲、川椒)(2)肾阳虚妇科主症:婚久不孕,月经后推或停闭不行、色淡暗,性欲淡漠,小腹冷,带下量多,清稀如水,或子宫发育不良。全身兼症:肾阳虚证。舌脉:舌淡黯,苔白,脉沉细尺弱。治疗方法:补肾暖宫,调补冲任。方药:温胞饮(《傅青主女科》)或右归丸(3)肾阴虚妇科主症:婚久不孕,月经提前、量少或停闭,经色鲜红,或行经时间延长甚至崩中或漏下不止。全身兼症:肾阴虚证。舌脉:舌红略干,苔少,脉细或细数。治疗方法:滋肾养血,调补冲任。方药:养精种玉汤(《傅青主女科》)二、肝郁妇科主症:婚久不孕,月经或先或后,经量多少不一,或经来腹痛。全

6、身兼症:肝郁证。舌脉:舌黯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治疗方法:疏肝解郁,理血调经。方药: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或百灵调肝汤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白芍—养肝平肝当归—养血白术、茯苓—健脾宁心香附—行气解郁丹皮、天花粉—泄郁火,润燥生津百灵调肝汤《百灵妇科》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柔肝枳壳、青皮、川楝子—疏肝理气解郁通草、王不留行、皂角、牛膝—行水活血通经栝楼—宽胸利气化痰全方有疏肝养肝,调经助孕之功。此型尤强调配合心理疗法三、瘀滞胞宫妇科主症:婚久不孕,月经推后或周期正常,经来腹痛,或进行性加剧,经量多少不一,经色紫黯,有血块,块下痛减,或经行不畅、淋沥难净,或经间出血;或肛门

7、坠胀不适,性交痛。舌脉: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弦细涩治疗方法: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三、瘀滞胞宫(兼证)瘀久化热,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汤。兼血虚,宜养血活血,用调经种玉汤。四、痰湿妇科主症:婚久不孕,多青春期开始形体肥胖,月经推后、稀发,甚停闭不行;带下量多,色白质粘无臭全身兼症:痰湿证。舌脉: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治疗法则:燥湿化痰,行滞调经。方药:苍附导痰丸转归与预后 预防与调护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三级预防。医案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