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 川 地 貌 类 型 表

冰 川 地 貌 类 型 表

ID:13798172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冰 川 地 貌 类 型 表_第1页
冰 川 地 貌 类 型 表_第2页
冰 川 地 貌 类 型 表_第3页
冰 川 地 貌 类 型 表_第4页
冰 川 地 貌 类 型 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冰 川 地 貌 类 型 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冰川地貌类型表类型基本特征冰蚀地貌 冰斗三面为陡崖包围的簸箕状盛雪洼地、由冰斗底、冰斗肩、冰斗壁和冰斗坎几部分组成,多发育在雪线附近围谷(粒雪盆)是由数个冰斗汇合而成的规模巨大的洼地,呈半圆形,三面为陡坡,坡上有时发育着冰斗。底部平坦或略倾斜,出口和幽谷相连,常残留有湖泊,又名冰窖鳍脊两个冰斗或冰谷间所夹的山岭,被侵蚀而成的尖锐陡峻的山脊,又叫刃脊角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冰斗之间所夹的山峰,呈金字塔状,孤立而尖锐冰川谷横剖面一般为“U”字形,谷底宽平,谷坡陡峭,壁上有冰蚀擦痕和磨光面。纵剖面常成台阶状,在平面上较平直悬谷冰川谷的两侧支谷高悬于

2、主谷底之上,高差常达数十米,甚至数百米羊背石冰川谷底,冰蚀后残留的石质小丘,呈椭圆形,其长轴的方向就是冰川流动方向。两坡不对称,迎冰面为缓坡,较圆滑,有冰川擦痕或磨光面。背冰面为陡坡,坎坷不平冰川溢口冰川达到一定厚度时,从幽谷或其它存冰洼地向侧面溢流而形成的口子盘谷多条山谷冰川,汇集于山前地带,掘蚀而成的洼地。盘谷淤填后是有利于地下水汇集、储存的地方冰碛地貌基碛丘陵(冰碛丘陵)冰体消融时,将所挟带的物质沉落在底碛之上,构成低矮、坡缓、波状起伏的丘陵。组成物质为冰砾土,颗粒较粗,大小不一,磨圆度不同,略具层理,有冰水沉积物的粘性土夹层冰碛阶

3、地冰川后退后,河流切入有基碛覆盖的冰川谷底而成侧碛堤冰川两侧的堆积物、常沿冰川谷的边缘,成连续或断续分布的长堤终碛堤冰川的末端,堆积而成的与冰川流动方向垂直的弧形堤状高地。后期流水侵蚀可成孤丘,其组成物质有漂砾至砂层夹粘性土,具明显的粗层理冰砾扇(冰碛扇)由冰川漂砾堆积成的扇形地,有的是大片冰流直接一次造成,更多的是由于多次冰川作用形成鼓丘分布在终碛堤的内例,椭圆形和狭长形的小丘,其长轴和冰流方向一致,尖端指向下游,大小不等,富含粘土,无层理,有时夹有有层次的沉积物,有的鼓丘的核心是基岩冰水地貌冰水扇冰融水在终碛堤上冲开缺口,由冰水沉积物

4、构成的扇形地,由砾石、砂和粘土组成,有一定的分选性和层理,含有大漂砾冰水平原在冰水扇外,冰水沉积物大量沉积形成的宽广平原冰湖三角洲冰川融化汇成冰前河流,注入静水的冰湖时形成的三角洲,多由砾石、砂粒夹粘上组成。在湖盆中则为冰湖沉积,因气候变化多形成粗细相间、层理显著的湖泥(纹泥、季候泥)冰砾阜平顶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土丘,边坡陡直,直径0.1~2公里,高度5~70米,靠近终碛堤成群分布,由有层次,分选好的细砂、亚粘土和卵石组成,上部常有漂砾和砂粘土盖层,冰碛物里透镜体分布于冰砾阜内部锅穴圆形凹地,直径几米至几十米,个别达千米,深约数米,个别的

5、深达50多米,由冰水沉积物中埋藏的冰块融化沉积物坍陷而成,常成群串列,与冰阜小丘同时出现,称为阜丘锅穴冰砾阜阶地冰川两侧融化较快,堆积着有层次的冰水沉积物。冰川融化以后,突出于冰川谷的两例,似阶地。顶部平坦、略向下游倾斜蛇形丘顺冰水流动方向的狭长而曲折的岗地,如蛇形,两坡对称,坡度较大(30o~40o),丘脊狭窄,丘顶平缓,高达15~30米,甚至70米,长度几十米至几十公里,组成物质为成层的砂砾,偶夹冰债层透镜体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大部分为机械的侵蚀作用,其侵蚀方式可分为几种:(1)拔蚀作用:当冰床底部或冰斗后背的基岩,沿节理反复冻融而松

6、动,若这些松动的岩石和冰川冻结在一起,则当冰川运动时就把岩块拔起带走,这称为拔蚀作用。经拔蚀作用后的冰川河谷其坡度曲线是崎岖不平的,形成了梯形的坡度剖面曲线。(2)磨蚀作用:当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或冰层底部的岩石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压力,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称为磨蚀作用。磨蚀作用可在基岩上形成带有擦痕的磨光面,而擦痕或刻槽是冰川作用的一种良好证据,其方向可以用来指示冰川行进的方向。(3)冰楔作用: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作用,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成为碎块,或从两侧山坡坠落到冰川中向前移动。(4)其他:当融冰之

7、水进入河流,其常夹有大体积之冰块,会产生强大撞击力破坏下游的两岸岩石。□冰川侵蚀力的强弱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1)冰层的厚度和重量。重厚者侵蚀力强。(2)冰层移动的速度。速度大者侵蚀力强。(3)携带石块的数量。携带数量越多越重者,侵蚀力越强。(4)地面岩石之粗糙或光滑。粗糙地面较易受冰川之侵蚀。(5)底岩的性质,底岩松软者较易受侵蚀。(6)岩层之倾斜方向与冰川移动方向一致者,易遭侵蚀。□因侵蚀作用而造成的冰蚀地貌有:(1)冰斗为山谷冰川重要冰蚀地貌之一,形成于雪线附近,在平缓的山地或低洼处积雪最多,由于积雪的反复冻融,造成岩石的崩解,在重

8、力和融雪水的共同作用下,将岩石侵蚀成半碗状或马蹄形的洼地,典型的冰斗于是形成。冰斗的三面是陡峭岩壁,向下坡有一口,若冰川消退后,洼地水成湖,即冰斗湖。(2)刃脊、角峰、冰哑:若冰斗因为挖蚀和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