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对策

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对策

ID:13827914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4

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对策 _第1页
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对策 _第2页
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对策 _第3页
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对策 _第4页
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对策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对策  1东北严寒地区冰封期水污染特征  冰封期水体自净能力差,水污染严重  水体自净能力受河流水温、流量、流速等水文特征影响显著。东北地区地处北方严寒地带,冰封期水温基于处于0℃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对策  1东北严寒地区冰封期水污染特征  冰封期水体自净能力差,水污染严重  水体自净能力受河流水温、流量、流速等水文特征影响显著。东北地区地处北方严寒地带,冰封期水温基于处于0℃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对策  1东北严寒地区冰封期水污染特征  冰封期水体自净能力差,水污染严重  水体自净

2、能力受河流水温、流量、流速等水文特征影响显著。东北地区地处北方严寒地带,冰封期水温基于处于0℃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对策  1东北严寒地区冰封期水污染特征  冰封期水体自净能力差,水污染严重  水体自净能力受河流水温、流量、流速等水文特征影响显著。东北地区地处北方严寒地带,冰封期水温基于处于0℃,微生物降解作用相应减少;水面形成的冰层及积雪阻碍了部分污染物的挥发扩散,影响光照条件,使通过光合作用改善水体中溶解氧条件以及有机污染物受紫外线光解等作用均减弱;同时由于冰封期土壤水冻结、降水转化为积雪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3、河流径流量少,废水入河后,水体自净能力差,污染严重。  冰封期点源污染为主,城市周边河段污染严重  11月份东北地区进入冬季冰封期后,降水转化为积雪、河流冰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地表径流几乎消失,流域基本无面源污染进入,污染主要以点源为主。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部分重工业和石油化工企业造成的有机污染的严重;同时,受冰封期温度影响,低温环境下绝大部分的中温微生物已不能代谢外源物质,微生物降解有机毒物的功能下降,导致污水处理厂效率低下,影响了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稳定性。哈尔滨、吉林、长春等沿江的大城市排污工业废水、城市生

4、活污水排放的COD及氨氮入河排放总量大,约为全流域的58%~68%,造成城市周边河段污染严重。  突发性水环境污染风险大  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一般事前难以预测,不确定性高,风险大、范围广,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一五”时期工业布局不合理,松花江流域大城市除大庆外,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大城市几乎均沿江建设,部分废水直接入河,污染事件发生后,污染事故响应时间短,突发性水环境污染风险大,2005年吉林石化公司双笨车间爆炸事故,有毒有害物质造成松花江严重污染,危及跨界水环境安全。另外,东北严寒地区一般11月份进入冰

5、封期,4月份解冻,冰封期长达6个月,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处于水环境污染高风险期。所以,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应加大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力度,防范污染损害事件的发生。  2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执法问题  季节性污染规制机制缺失  东北地区冰封期长达半年之久,季节性规制成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水污染控制的主要环节。东北地区冰封期水体污染主要来自沿江大城市重工业点源排放,而冰封期水体地表径流小、自净能力差等因素决定了这一时段河流水环境容量小、水环境承载力较低,所以,从受纳水体的水环境特征考虑,冰封期点源污染入河量控制应严于非冰封期。

6、但是,现阶段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针对全国一般情况进行界定,存在季节性规制机制缺失的问题。  冰封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尚未界定  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是从全年视角针对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进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定,并未考虑严寒地区冬季冰封期的季节性污染物排放限值。非冰封期由于水温、流量和流速等水文条件,河流自净能力相对较强,而东北严寒地区冬季和其他季节的水体自净能力和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差别较大,水环境承载力较小,点源排污负荷相对较高,河流水环境风险大。  冰封期水环境执法设备不足、执法频

7、率低  东北严寒冰封期长、气温低,部分地区零下20℃~30℃,环境执法人员外出执法存在较大的困境,一方面表现在河流冰封期冰层、积雪较厚,采样监测存在困境,尤其是偏远地区;另一方面,室外温度低,对环境执法车辆、装备要求较高,同时严寒的天气对执法人员有较大考验,执法频率较低,环境监管效率不高,尤其是在自动监控体系尚未完善的地区,企业超标排放行为猖獗。  3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对策建议  东北地区冰封期污染控制和水环境保护需要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和限制污染入河量等制度方面建设入手,降低严寒冬季水环境风险。  完

8、善严寒地区水污染防治法治体系、建立区域季节性污染规制长效机制  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精神,在国家现有法律法规体系下,既要考虑区域差异、还应考虑季节差别,从全流域视角东北三省同步制定针对冰封期水污染治理及水环境执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重点针对沿江城市重工业点源水污染排放行为规制,完善严寒地区水污染防治体系和制度建设。规范冰封期环境行政管理的奖励和惩罚法律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