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

浅析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

ID:13839028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4

浅析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_第1页
浅析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_第2页
浅析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_第3页
浅析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_第4页
浅析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  摘要: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数百万人受灾,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而新闻媒体则在其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沟通灾区群众与外界的纽带。近年来,我国经历数次重大灾难性突发事件,作为信息传播者以及舆论引导者,新闻媒体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与责任。本文主要以2013年雅安地震为例,通过探讨雅安地震中我国新闻媒体的表现来总结分析新闻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  关键词:新闻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策略;雅安地震;环境监测;以人为本  一、突发事件的含义  根据中国2

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称之为天灾人祸。并且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破坏性、影响大、无法预见等特征。  二、突发事件报道的发展  我国的突发事件报道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观念的突破和历史的跨越。  1.1949—1978年为“舆论一律,报喜不报忧”阶段;1978—2003年为“建章立制,严守准确性”阶段。  2.第三阶段起始于2003年我国发生的

3、“非典”疫情。在“非典”初期,由于大部分主流媒体保持一致的沉默,导致流言、恐慌四起;政府公布的各类信息的前后矛盾、情况失真也使中国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导致民众更愿意相信非官方的消息。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准确掌握疫情,如实报告并定期对社会公布,不得缓报、瞒报”。政府、主流媒体将“非典”疫情信息开始公开透明的发布,使得政府的权威性、媒体的信誉度得到增强。  3.“非典”疫情结束后,直接推动了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快速发展和完善。  4.在汶川地震以及2013年的雅安地震发生后,政府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真实公布了伤亡

4、数据,媒体及时透明的报道,以及信息公开的最大化,最优化,使得我国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有了重大的突破,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愈加成熟。  三、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  1.新闻媒体应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环境监测功能,尊重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  环境监测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新闻媒体的环境监测功能,是指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自然和社会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监控、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

5、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新闻媒体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者”的作用。所以,新闻媒体的首要社会功能就是监测环境。雅安地震发生后,我国新闻媒体显示出了比以往更快的反应能力。其中东方卫视在震后18分钟开始直播地震新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则在10点左右开始了直播报道。人民日报等中央17家主要新闻单位先后派出500多名记者奔赴灾区一线采访报道。中央电台中国之声自20日上午10时开播持续72小时的《雅安紧急救援》特别直播,全面报道各方抗震救援实时进展。新华社记者在震后13分钟就从成都出发前往雅安,并于当晚在芦山县成立新华社地震报道前方指挥中心。

6、  受众对于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变化的信息拥有很大的需求,突发事件发生后,受众急于了解关于事件的各种信息,以使自身在灾害预防和心理上做好准备,降低损失,所以媒体应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及时准确地报道事件真相。在雅安地震发生后,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四大门户均在第一时间以消息新闻、滚动新闻和系列报道等多种传播方式报道雅安地震震中情况,并且在当天推出专题报道地震灾情。在这次地震中,电视新闻直播、网络、报纸的集中报道,将受灾情况、救援情况、政府态度以及遇到的困难等信息都在第一时间呈现在民众面前。  2.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联系与协调的功能,理性的引导舆论。  

7、社会由各不同部分组成,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络、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新闻媒体正是起着这样的作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应该拥有自己正确的观点立场,不被民众繁复的信息碎片所左右,利用媒体强大的理性引导民众合理宣泄情绪,疏导民意,通过对舆情的监测和分析,把握报道的基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使受众不断地调整面对灾难的心态,引导社会舆论回归到理性空间,引导事件向良性方向发展。在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的领导人在第一时间进入灾区了解受灾情况,新闻媒体通过积极正面报道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态度和

8、行为,在全国一片恐慌和悲痛之中,传递党和政府救灾、重建、共度难关的决心,安抚了受众的情绪,确保救灾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  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