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特定病原体(spf)实验猕猴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无特定病原体(spf)实验猕猴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ID:13847236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4

无特定病原体(spf)实验猕猴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_第1页
无特定病原体(spf)实验猕猴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_第2页
无特定病原体(spf)实验猕猴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无特定病原体(spf)实验猕猴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无特定病原体(SPF)实验猕猴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公示内容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无特定病原体(SPF)实验猕猴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昆明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王宏,陈智岗,李鹤龄,牛昱宇,司维,张龙,韦秋奖,宗发梁,覃刚民,蒋德兵成果类型:拟申报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目简介猕猴是重要的实验动物之一,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特别是医药产业的发展,人们对实验研究、鉴定和测试结果的要求愈来愈高,实验结果应具有可靠性、准确性、重复性及可比性,而选择和应用标准的灵长类

2、实验动物,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和保障。培育高标准的灵长类实验动物对认识疾病的本质,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具有积极的重大作用。通常的动物群中有许多病原体呈隐性感染,在一般条件下,微生物与宿主间能保持相对平衡,动物不显现症状。一旦条件变化或动物在承受实验处理的影响下,这种平衡遭到破坏,隐性感染被激发,动物出现疾病的症状,这将严重地干扰实验的结果。尤其在非短期的实验中,这种现象(包括动物的死亡)在时间上、经济上以及实验的准确性方面,将带来巨大的损失。无特定病原体(SPF)动物将会极大地改善这种现象,因此,近十几年来,SPF动物已成为标准的实验动物,其使用量不

3、断增加,并有逐步取代普通动物的趋势。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啮齿类动物绝大多数为SPF级,但由于灵长类动物的管理以及养殖方面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高成本等原因,截止目前,国内能使用SPF实验猴还非常有限,因此,建立先进的、符合国际标准的SPF实验猕猴群,对生物医药的研究及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针对此现状,进行了长达10年的持续研发攻关,取得了如下成果:1、揭示了SPF猕猴种群建立过程中常见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寄生虫和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通过连续多年对猕猴种群进行监测,明确了BV、SRV和STLV-1、SIV四种病毒的抗体阳性率的变化规律,明确了SP

4、F种群建立与新生幼猴四种病毒阳性率的相关性,提示了SPF猕猴种群对生产SPF幼猴的重要意义;对开放饲养环境下猕猴肠道寄生虫的大样本调查和肠道致病菌群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明确了结肠小袋纤毛虫和鞭毛虫等寄生虫流行分布并对肠道志贺菌的流行规律进行了详细报道。32、明确了恒河猴和食蟹猴种群繁殖规律,详细报道了恒河猴和食蟹猴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血常规等基础生物学数据,调查分析了猕猴常见疾病种类及发病特点,不仅为SPF猕猴的繁殖提供了数据参考,而且为开展猕猴相关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基础数据。3、创新集成了猕猴饲养管理、饲料配制、疾病检测和治疗、数据管理以及制定了SPF级猕

5、猴进出口检疫程序,为SPF猕猴的培育与应用提供了技术措施。通过系统研究,本项目优化了猕猴的饲养管理程序,提高了猕猴生产效率;研制了一种膨化饲料作为猕猴的有效日粮,为猕猴健康繁育提供了保障;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了猕猴膀胱结石、鳞状细胞癌及巨型胆囊等罕见疾病,丰富了灵长类疾病学内容;建立了幼猴人工护理程序;建立了猕猴剖宫产及术后护理程序;建立了猕猴结肠小袋纤毛虫和鞭毛虫的PCR检测方法;建立了志贺氏痢疾的检测程序并优化了治疗措施;有效建立了猕猴大叶性肺炎的诊断与防治体系;开发了数据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猕猴养殖与应用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性,对猕猴的标准化养殖、基地规

6、范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已建立了一种SPF级猕猴进、出口检疫期的养殖方法,为SPF级实验猴的进、出口奠定了基础。4、发明了非人灵长类的通用饲养装置及猕猴多功能转移笼,有效避免了研发期间动物病原微生物相互传播的风险,不仅满足了生产和科研实验的需求,还解决了动物转移易逃逸和笼内动物难控制的困难,提高了工作效率。5、发明了猕猴肝损伤模型的制作方法,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酒精性肝损伤疾病模型,有效模拟了肝损伤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病程,解决了药物研发过程中缺乏猕猴肝损伤有效模型的问题,揭示了酒精性肝损伤的分子病理机制,为人类早期治疗肝损伤疾病提供了有效的动物模型。三、获得知

7、识产权及经济效益情况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上已发表研究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4篇;出版专著《猕猴繁殖生物学》一本;申请专利6项,其中3项获得授权;通过对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新增销售额5750万元,新增利润1308万元;已培养猕猴兽医技术人员31人,2人获得正高级职称晋升,1人获得高级职称晋升,3人获得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创新人才,1人获得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本项目部分内容获得2017年度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五、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王宏,具体负责了本项目的实施,完成上述创新点1、2、3、4和5,是18篇文章

8、的通讯作者,3项授权专利的第一发明人。陈智岗,主要参与人,完成上述创新点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