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强中学德育导师制工作探索与总结

上强中学德育导师制工作探索与总结

ID:13863956

大小:6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4

上强中学德育导师制工作探索与总结_第1页
上强中学德育导师制工作探索与总结_第2页
上强中学德育导师制工作探索与总结_第3页
上强中学德育导师制工作探索与总结_第4页
上强中学德育导师制工作探索与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强中学德育导师制工作探索与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务实 细化 实效──上强中学德育导师制工作探索与总结一、高度的认识“德育导师制”是学校满足学生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希望得到教师帮助的需要,选择一批师德修养好、教学水平高、乐于奉献、在师生中较高威信的教师或贴近学生,与学生没有代沟的优秀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和指导,以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目的。“德育导师制”的重点是动员多方面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教育和帮助。“德育导师制”旨在改变以往班主任、任

2、课老师“只管教、不管导”或“重教轻导”的状况,形成学校上下“全员育人”的局面;“德育导师制”能较好满足学生个性差异之需求。“问题学生”通常是指那些经常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行为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过错的学生。“问题学生”在校人数虽然是少数,但是“能量”巨大,影响极坏,他们的所作所为严重干扰着正常的教育秩序及良好的校风班风建设。教育转化这部分学生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且对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说关注并研究“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这是创设稳定学校教

3、育教学秩序的需要,是“创建平安校园、争做文明学生”工程建设的需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农村初中也全面实行了新课程的改革实验。这次新课改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当今倡导的教育立足于“学生为本”,旨在遵守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旨在热爱每个学生,遵重每个学生的人格,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旨在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所以说,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能否有效地实现“问题

4、学生”的教育转化,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真正体现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者必须沉下心来,站在“战略”的高度认真研究并正确对待“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并在工作初中中逐渐培养这些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总之,重视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不仅是学校的基本职责,而且是全面落实新课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性要求。2004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干意见》颁布。一时间,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

5、焦点。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持续深入,社会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他们已经造成负面影响绝不能低估。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深入发展而滋生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丑恶现象及有害信息通过各种媒体的嫁接和传播,无时刻地冲击、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的精神空虚,行为失范,

6、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歧途。随之在青少年学生这一群体中“问题学生”应然而生,从而使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点与面、局部与整体的角度上看,假如没有有效地实施“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自然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二、明确的工作目标基于上述认识,学校德育导师制工作小组根据实际,制定了明确的拓展目标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与阶段工作目标,减少工作的盲目性。上强中学(德育导师制与“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研究和实践)拓展目标实施方案(简

7、案)办学内容总体目标阶段目标措施预期效果特色教育拓展目标为满足学生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希望得到教师教师帮助的需要,选择一批教育水平高、乐于奉献、在师生中威信较高的教师或贴近学生,与学生没有代沟的年轻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以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目的,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2004.9.—2005.1.1、成立以校长亲自挂帅的工作小组,明确工作现职。2、调查摸底,事理出各班需要与导师结对的“问题学生”共24名,了解其主要存

8、在的问题。3、选择并确定导师:从校长到全体行政人员、党员教师、骨干教师共16人,分别与各导师结对并开展活动。2005.2.—2005.7.1、全面开展导师与结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活动,了解其家庭情况,加强联系,全面掌握学生情况。2、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包括其家庭情况,学习情况,谈话交流情况等,掌握其变化轨迹。3、导师与所结对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成效显著。2005.9.2006.1.1、对前一阶段的导师制工作进行阶段性小结。2、各导师加强学习,探索切实可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