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问题.doc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问题.doc

ID:13864621

大小:4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4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问题.doc_第1页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问题.doc_第2页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问题.doc_第3页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问题.doc_第4页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问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问题历史证明,城市主要是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荟萃点,许多城市成为复杂而又高度集中的活动中心,同时也促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由于现代城市的居民出行和人口流动,在一天的高峰时间里,客流高度集中、流向大致相同的现象已很普遍,以往使用的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已很难适应现代客运交通的需要,尤其是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重点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新体系势在必行。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按照其客运能力大小,可分为大运量的地下铁道和中运量的轻轨交通系统。目前,我国的大城市为了缓解日益困扰的城

2、市交通问题,已有20多座城市提出修建快速轨道交通的计划,如果建设资金能得到解决,预计到21世纪初叶,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普及率将达到35%~40%,届时全国将有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累计约395km,其中轻轨线路长度约132km.除正在进行施工的项目外,估计尚需建设资金总投资约756亿元人民币。  由于地铁和轻轨交通是多专业、多工种、高科技集于一身的系统工程,技术复杂,涉及到机械、电气、电子和遥控等很多专业领域,实际上需要一整套实力雄厚的国家基础工业作为支撑力量,再结合系统特点,建立专业生产线,从而形成地铁与轻轨交通行业

3、的新兴产业生产体系。  鉴于上述庞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必然需要有能够适应这个市场需要的基础工业能力,才足以能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健康发展。  为此,必需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城市具体情况的地铁和轻轨交通建设标准,公布必要的方针政策,以免各地在建设过程中,标准制式各异,技术设备不能自行生产而有赖于国外,使国家在宏观上蒙受不必要的重大经济损失。  同时,要大力推行和组织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产品国产化将对降低工程造价、节省外汇和防止“万国牌”技术装备充斥地铁与轻轨市场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轨道交通在运营管理中,可避免维修保养设备长期依赖于国

4、外的局面。  为顺利进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事业,除了立足于国内基本条件外,还应充分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在引进外资的同时,采取“技贸结合”的方式,以扶持相应国产装备的先进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要改善我国大城市的交通困扰问题,当务之急是发展大、中客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鉴于地铁的造价过于昂贵,非一般大城市的经济能力所能承受,而城市客运交通再不妥善解决,势必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重点发展经济、实用的中运量轻轨交通系统,将是我国城市的现实可行之策。9  一、我国城市客运轨道交通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和增

5、加,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80年代末期,我国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只有28座,而目前已发展到32座之多。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城市结构及经济区域布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空间的利用和平面的扩展,致使流动人口大为增加,居民出行率更为频繁,城市交通的困扰也就日趋紧张。  城市交通困扰问题更为突出的是反映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公共交通方式主要是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由于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街道上经常造成车辆堵塞、车速缓慢,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下降,尤其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时间,车上乘客密度高达每平方米挤站10~13人,即使如此拥挤,站台

6、上还有很多人一时上不了车,以致造成候车时间长、车上秩序差、车内拥挤混乱,使职工上下班乘车越来越困难,更由于各种车辆混行在同一道路上,使公共车辆的运营速度从过去的每小时25~35km,下降到每小时10~13km.由于这种状况难以改善,大部分居民都纷纷购置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造成上下班高峰期间满街都是自行车,机动车辆运行也就更为艰难,使城市公共交通供需矛盾,几乎普遍处在恶性循环之中。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和经济发展的活力。  鉴于上情,我国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应重点发展快速轨道客运交通系统,以逐步摆脱目前日益严重的城市

7、交通困境。早在60年代,北京市就开始修建地下铁道客运系统,现在正常运营的线路长度为43.5km,而且还在继续修建新的地铁工程。北京是我国拥有轨道交通最多的一座城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可达146万人次以上,但也只占全市公交日客运总量的15%左右,尚未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天津市也在80年代初建成一条地铁工程,线路长度仅7.4km,日均客运量约3万人次,远未形成公共交通客运的骨干能力。  由于单一结构的公共汽、电车客运方式已越来越严重地束缚了城市功能的发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于是,我国城市也就纷纷在策划修建快速客运交通系

8、统,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国地铁建设的历史还很短,轻轨交通还没有建成,都需要引进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便更有效地发展我国城市的轨道交通,逐步形成与国际技术水平相当的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基础技术能力。  我国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