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试题

2015秋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试题

ID:13869218

大小:20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4

2015秋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2015秋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2015秋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2015秋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2015秋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秋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姜堰四中七年级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学校____________班级姓名考试号_________密封线内不要答卷………………………………………………装………………订…………………线……………………………………………………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我们青春年少,我们热爱生活,我们热爱学习,我们chánɡyánɡ在知识的百花园中,chōnɡjǐnɡ着美好的未来,心中充满了甜蜜的滋味。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海上的夜是

2、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B.“这次国庆放假在家里都帮助妈妈做家务了吗?同学们。”老师关切地问道。C.只有群山知道小溪们是怎样努力地冲破重重阻碍、昼夜不停地奔向辽阔的海洋的。D.请不要这样严厉地指责他,好吗?他还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呀!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创新、善于思考的水平。 B.他到现在还没有来,我断定他大概又去帮助那位孤独的老奶奶去了。 C.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是一个人学习成绩优秀的关键。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并倾听着我们

3、的校长作“青春与梦想齐飞”的动人报告。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⑤-⑥每题2分)①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②成功的花,       !③,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④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⑤《次北固山下》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⑥唐代不少诗人用优美的诗句来赞美春天的大好景色。你认为其中写得最妙的千古名句是:“       ,。”5.名著阅读。(6分)名著阅读能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增添我们的智慧。请回忆你所

4、读过的一部名著,回答以下问题。⑴这部名著叫做《》,作者是。(2分)⑵用几句话介绍相关内容,并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发。(4分)①内容:②启发:6.语文综合实践活动。(8分)为了营造班级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校让我们每一个班分10个小组,每星期轮流一个小组创办一份小小周报,下一周就轮到你们这一小组了。作为组长的你,请认真完成以下任务。(1)为这期周报确定一个新颖的名称并说明理由,再设计三个栏目(5分)①周报名称:        ;确定理由:②栏目名称:ABC(2)内容基本确定之后,就要进行排版和美工设计了。为了使你

5、们的这期周报在内容健康向上的基础上做到形式优美宜人,你准备去请美术老师帮忙。你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将怎样对他说呢?(要求:有称呼,语言简洁、明了、得体、有效)(3分)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诗,完成第7题。(6分)杨柳枝词(唐)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7.(1)诗中极写柳树枝条之盛、舞姿之美的一句是:(1分)(2)请体会“嫩于金色软于丝”这一句富有表现力,试进行赏析。(3分)(3)这首咏物言志诗的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6、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崔衍,左丞相伦之子。继母李氏,不慈于衍。衍时为富平尉,伦使于吐蕃,久方归,李氏衣弊衣以见伦。伦问其故,李氏称:“自伦使于蕃中,衍不给衣食。”伦大怒,召衍责诟①,命仆隶拉于地,袒其背,将鞭之。伦弟殷,闻之趋往,以身蔽衍,杖不得下。因大言曰:“衍每月俸钱,皆送嫂处,殷所具知,何忍乃言衍不给衣食!”伦怒乃解。及伦卒,衍事李氏益谨。后历苏、虢②二州刺史。虢居陕、华二州之间,而税重数倍。衍乃上陈人困,曰:“臣所治多是山田,且当邮传冲要,属岁不登③,颇甚流离。旧额赋租,特望蠲④减。”

7、帝乃令减虢州青苗钱⑤。居宣州十年,颇勤俭,府库盈溢。【注】①责诟:责骂。②虢(ɡuó):地名,位于今河南省。③属岁不登:连续多年欠收。④蠲(juān):除掉。⑤青苗钱:唐代赋税名。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A.衍时为富平尉()B.李氏衣弊衣以见伦()C.袒其背,将鞭之()D.伦弟殷,闻之趋往()(2)下面与例句“崔衍,左丞相伦之子”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至之市(《郑人买履》)B.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C.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D.故

8、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帝 乃 令 减 虢 州 青 苗 钱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及伦卒,衍事李氏益谨。译文:(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译文:1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崔衍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