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稀有资料介绍

钱币收藏稀有资料介绍

ID:1387511

大小:79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11

钱币收藏稀有资料介绍_第1页
钱币收藏稀有资料介绍_第2页
钱币收藏稀有资料介绍_第3页
钱币收藏稀有资料介绍_第4页
钱币收藏稀有资料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钱币收藏稀有资料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制币研究与古代钱币、历代纸币研究相比,有其特殊性,这个特殊性集中体现在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利用上。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是文献资料的隐秘性。近现代以来的很多文献资料,尚未完全公开,比如一些私人著录,以及官方档案中尚未开放的部分。而已经开放的部分,也受着时间、空间的限制,研究者不容易获得,比如要去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原始资料,就会有很多困难。其二,是文献资料的多语种状况。这一状况是和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息息相关的,近现代中国的机器铸币技术及设备均来自外国,而且是不同的国家,无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多种语言的中国机制币记录。比如英语、俄语、日语等。与此同时,大量的钱币专家,在外国语言方面并无特长

2、,而外国人关于中国机制币的著作,较少被翻译成中文。其三,是价格问题。这个问题本来不适合在这里讨论,但当这个问题对机制币研究整体形成障碍的时候,就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部分已公开出版的机制币文献资料价格昂贵,有时小小一本书,需要上千上万元才能获得,客观上造成了机制币研究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和出版部门积极沟通,研究对策,为机制币研究打好必要的学术建设基础。本文尝试从以上三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一下机制币研究中的资料搜集与利用问题,希望对提高研究者的研究水平、促进爱好者的收藏有所帮助。 关键词:机制币银币铜元文献资料 前言 任何学

3、术研究,都不离不开已有的文献资料。社会科学研究尤其如此,钱币学研究更显突出。我们的任何古代钱币研究成果,都建立在前人的历史记载与资料整理成果之上,加上一定数量的出土实物资料的分析。近现代机制币研究对出土实物资料的依赖基本没有,于是文献资料成为近乎唯一的实物之外的参考依据,其重要性不可谓不高。然而偏偏在整个钱币研究领域,近现代机制币的文献资料最为缺乏,最不易获得,以至于影响了机制币研究的整体水平。获取机制币文献资料的困难主要是哪些方面呢?本文试图对此做一个综合考察,以期给专家学者及有志于此的爱好者,提供一个思考角度,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困难有心理的准备,为解决困难打下基础。 一,机制币文献资

4、料的隐秘性 这里说的隐秘性,指的是现存已知文献资料中,有很大部分是研究者不容易看到,甚至看不到的,而不是尚未发掘、学界不知道的资料。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这种隐秘性。 一是国内档案资料大部分并未开放(不考虑已经在历史过程中被销毁的部分)。我们知道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均有大量近现代货币文献资料,其种类包括晚清的圣旨、内阁题本、地方大臣的奏折、奏议、奏稿、电文、外交函件等,以及民国时期的各种政令、公文、报告等。这些资料中,以晚清机制币为例,我们目前能看到正式出版的只有《光绪朝硃批奏折》“货币金融类”两辑,圣旨和内阁题本则需要在馆借阅原件的复制件。而一般爱好者是

5、没有时间和精力,甚至没有财力去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第一档案馆的门卫管理也极为严厉,一般人连门都难以进去。所以机制币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些档案资料,是极为隐秘的,普通爱好者、一般研究者,皆难以接触到这些可贵的材料。各省档案馆相关材料,更是大多没有整理出来,虽然进馆相对简单,凭身份证即可,但那些相关材料很多仍然躺在库房中,并不能被适当利用。毕竟,相对于教育、交通、工业等,货币类的档案并不受足够的重视。 其次,是已经整理出版的部分文献资料,获取极为不易。其中4个原因,一是发行量十分有限,二是发行时间很早,三是有些资料纯属内部参考,并不对外发行,四是在台湾印行,大部分的爱好者没有机会去获得。比如

6、中华书局1964年出版的《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1)》上下册,已经46年过去了,竟然没有重印,当今的爱好者千方百计去获得,复印本都能卖到上百元一套,原本则要上千。而三十年代蔡受百翻译的美国人耿爱德著《中国货币论》则已经成为馆藏善本,连复印都不可能了,国家图书馆提供照片复制,每页收费高达10元以上!再举一个例子,陈度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编辑的《中国近代币制问题汇編》四大卷,可以说囊括了机制币研究的绝大部分有用信息与资料,但该书原版也已经成为不可复制的善本,台湾曾于七十年代影印过这套书,但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书也已经成为绝响,偶尔可以找到一两套,也要花费数千

7、元之巨,普通研究者根本没有能力购置,或有钱也无处可买。而这3种书,众所周知,是研究中国近现代机制币的核心必备参考之一!其中第三种情形,内部参考资料的情形,虽然情有可原,但也客观上成为爱好者的一个障碍,比如中国人民银行1980年编印的《中国银币图册》,该书所收银币的成色数据十分详细,图片也比较清晰,但外界极难获得。再比如最近《中国钱币》杂志社出版的增刊“中国钱币学会2009年反假货币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也属于内部发行,外界读者、研究者难以接触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