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相关性研究

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相关性研究

ID:13880202

大小:8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相关性研究_第1页
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相关性研究_第2页
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相关性研究_第3页
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相关性研究_第4页
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相关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本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相关性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张丽影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李宗强摘要:本文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自我认同变化以及英语学习动机强度与自我认同变化分别进行了相关分析。并且针对分析的结果对与大学阶段英语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启示。关键词: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自我认同相关性一引言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动机、学习者的自我认同或身份等社会心理内容既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焦点内容,同时也是应用语言学尤其是二语和外语学习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此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语言学以及应用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众多的语言学家

2、以及社会心理学家不断努力,在这一领域内尤其是动机和认同的研究上取得了不断的进步。动机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经典的动机类型包括Gardner和Lambert在1972年提出的: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motivation),前者指用语言做工具实现某个实际的目的,比如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后者是指学习语言中同时融入了目的语文化。而内在动机(intrinsicmotivation)和外在动机(extrinsicmotivation)是另一个经典的理论模式,内在动机指的是为了从语

3、言学习活动本身获得愉悦;外在动机是将目的语作为实现一个目的的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学者提出通过借鉴心理学理论来扩展Gardner的经典动机模式。不同版本的扩展模式涵盖了:“学习情境”,“目标显著性”和“自我效能”等很多因素。中国学者对外语学习动机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较多的是按照经典模式研究动机对英语学习成绩的作用,如文秋芳(2001);石永珍(2000);刘润清,吴一安,等(1993);高一虹(2003)等。这些研究大多数探索了语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和动机与其他影响成绩的学习者因素的关系。关于二语/外语学习者的

4、自我认同研究虽然不如动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大,也已经有了几个经典的研究模式。Lambert(1969)提出了社会心理学模式,是有关双语发展和自我认同改变的理论,他认为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后语言学习者的身份认同或者“附加性的”或者是“削减性的”;Schumann's的濡化模式(1975)则关注的是二语习得的自然环境中学习者的濡化过程,认为学习者学习语言成功与否取决于多大程度上濡化于将目标语言为母语的社团。高一虹(2001)根据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生产性双语”,此种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附加性、削减性双语的区分,在此模式里母语和目的语的水平提

5、高相得益彰,对母语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相互促进,学习者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值得注意的是将语言学习者的动机与自我认同同时进行研究并探索其相关关系的研究很少见诸于文献,除高一虹等(2004)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动机和自我认同变化定量研究外,极少有将二者相关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记录。本研究试图通过实证调查和相关分析对三本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自我认同变化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希望能对三本英语教学以及相关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及应用语言学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二研究设计(一)研究问题1.三本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类型与自我认同的相关关系,2.三本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强度

6、与自我认同的相关关系。(二)研究对象本次调查从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选取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研究对象是会计专业、应化专业和汽车专业。其中会计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应化专业的学生英语处于中等水平,汽车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分别在三个专业各抽一个班,共抽取290人。表1被试者的背景分布会计应化汽车男女男女男女大一182316232337大二201926153327合计384242385664(三).研究工具和数据处理本研究参考了2004年间北京大学高一虹领导的课题组的问卷,再同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后根据三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其问卷基础之

7、上进行了修改。问卷分共有65道问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动机类型,第二部分是动机强度,第三部分是自我认同变化。其中,自我认同变化分为6种,即自信心变化: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产生改变;附加性变化:两种语言、行为模式及观念并存,用于不同语境;削减性变化:母语及母语文化观念被目的语、目的语文化取代;生产性变化:母语与目的语水平、对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分裂性变化:母语与目的语、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观念相互斗争,产生认同分裂;零变化:自我认同未发生改变。动机类型根据李宗强(2009)所做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研究的分

8、类,分为五种类型,内在兴趣、出国与社会责任动机、个人发展动机、成绩动机、教师因素动机。所有问题都采用克里特五级量表计分,完全不同意为1分,不同意为2分,不确定为3分,同意为4分,完全同意为5分。问卷由三个专业抽取班级的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