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石化第一小学创新素养培育方案

金山区石化第一小学创新素养培育方案

ID:13890546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4

金山区石化第一小学创新素养培育方案_第1页
金山区石化第一小学创新素养培育方案_第2页
金山区石化第一小学创新素养培育方案_第3页
金山区石化第一小学创新素养培育方案_第4页
金山区石化第一小学创新素养培育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山区石化第一小学创新素养培育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山区石化第一小学“创新素养培育”方案根据上海市科教党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金山区中小学课程建设全面推进方案》和《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金山计划”小学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遵循教育适合社会发展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使学生综合创新素养得以显著提升,形成一种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二、实施目标

2、(一)总体目标以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为策略,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师资队伍的打造为抓手,培育富有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的全面发展的阳光少年。(二)具体目标1、建设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以学科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以“三结合”为纽带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多种途径,提升和发展小学生的创新素养。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学生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探索精神、科学态度以及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3、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基础型课程为根本,以学校资源、社区资源为补充,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好胜为出发点,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加强

3、课程开发和建设,让小学生有的选、学得着、能实践,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4、培养一支术有专攻的致力于“创新素养培育”的师资队伍。以外出重点培训、老教师传帮带、压担子促成长等手段,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创新型转变,由单一的知识结构向“一专多能”方向转变,促使教师创新意识、创新素质的迅速提升。三、实施要求l、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活动体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过程中陶冶情操、发展创新潜能。2、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活动做到全面结合。教师要以活动为途径,将要求落到实处,使学生将习得的技能素养融入日常学习、生活,进行自主的再学习、再体验和再提高。3、学生创新

4、素养培育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学校领导、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日常化的组织指导,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4、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活动保持持之以恒。对于所选定的活动项目,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实际,分年级、分阶段、成体系、有步骤地滚动推进。5、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活动提倡自主自创。学校根据师资、设备等方面的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并结合学校原有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特点开展能凸现学校特色的活动。6、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活动注重实效。学校要把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以及行为品质作为活动的出发点,致力于学生个体创新素养的实质

5、性变化。四、主要工作(一)以学科教学为阵地,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一从教材入手,挖掘创新因素。利用教材中有关人类发明成果的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结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例分析,引发学生的创新联想;从教材的提示或结论加以拓展,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创造性。二从学科入手,开展创新教学。把基础知识传授、基本技能训练与“三创”的培养密切结合,使学生实现从苦学到乐学、从难学到易学、从学会到会学、从死学到活学的四个“转变”,形成“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书为主源、疑为主轴、练为主线、创为主旨”的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科自身特点,探索学科创新目标

6、的途径与方法。三从学生入手,开发创新潜能。①营造民主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他们有难必思,有疑必问,有话必说,有理必讲,充分体现课堂创新主体的地位。②激发兴趣欲望:在教学使用形象的手势、激励的语言、生动的图片及现代电教媒体等手段,创设认知的冲突,设置思维的障碍,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和灵感,培养他们创新的兴趣和热情。③搞好“双基”教学:围绕教学目标,全程导学,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夯实“双基”,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④重视动手操作:寻找一切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机会,引导学生手脑并用,以动促思,发展思维,培养

7、实践能力。⑤注重观察训练:注重教给学生观察的步骤、方法,重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提倡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观察与众不同的东西,在此基础上积极思索,以利于发展创造思维。⑥鼓励联想想象。⑦培养求异思维: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善于寻疑、质疑并释疑。⑧训练辩证思维:力促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互逆统一,注重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相互补充,实现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处理再现思维与创新思维的两者关系,让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正常发展。⑨拓展活动空间: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实践,开拓学生思维和活动的空间。(二)以德育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创新品德

8、把传统教育活动与体现时代特征的教育活动(如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等)结合起来,倡导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