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园区(沙文高新技术引领区)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园区(沙文高新技术引领区)

ID:1389100

大小:722.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7-11-11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园区(沙文高新技术引领区)_第1页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园区(沙文高新技术引领区)_第2页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园区(沙文高新技术引领区)_第3页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园区(沙文高新技术引领区)_第4页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园区(沙文高新技术引领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园区(沙文高新技术引领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园区(沙文高新技术引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工作背景国家十二五将黔中经济区明确为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区。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立贵州贵安新区(我国设立的八个国家级新区之一),要求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在西部的新的战略目标将是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

2、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加快构建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新的经济增长极。贵阳市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双试点”城市,也是全国五个“低碳”试点地区。贵阳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征和秉承贵阳“北拓”战略新使命,已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先行区域”;黔中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等一系列政策背景支持,将使高新区的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的重大机遇。因此,规划区域作为贵阳高新区的核心区,在未来新的西部大开发中,总体上将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新政”和高新技术产业振兴战略,实现规划设定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

3、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具体要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局于2015年4月委托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园区(沙文高新技术引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接受委托后,在对规划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查阅资料、现场踏勘、考察、数据分析等工作,编写过程中及时联系各相关部门,就有关问题进行积极沟通和协商,形成《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园区(沙文高新技术引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72规划简要内容2.1规划范围及期限(1)规划范围北至青山路

4、,南至贵阳环城高速、西至青龙大道,东至210国道,总面积27.87平方公里。南北长约7.8公里,东西宽约6.5公里。(2)规划期限2015-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5年-2020年;远期为2020年以后;2.2总体定位及发展目标(1)总体定位从区域功能上定位: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科技创新功能核心区、展示区和引领区从产业上定位:贵州省高新技术及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从战略上定位:以“生态+科技”打造高新发展升级版,作为“贵阳升级版”的实践探索。(2)发展目标立足于创新驱动先导、高新产业引领、信息智慧集聚、生态低碳示范、科技

5、文化展示的五大主导功能,形成“大数据产业、生物医药、现代制造、低碳技术、研发孵化”和“生产性服务业”的“5+1”产业体系,聚集从业人员30万人,实现1000亿元经济总量。2.3规划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本规划空间结构为“一谷、两轴、四心、四园”。一谷:生态科技文化谷。两轴:大数据走廊、产教联动走廊。图5-1规划结构图四心:指园区三大绿心,湿地文化公园、购物文化公园、山地文化公园、滨27水文化公园。四园:北园(大数据城)、南园(科学城)、现代制造产业园、云计算中心。2.4绿地系统及布局规划▪绿地系统规划落实《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总体

6、规划》中的区域整体绿地结构,并在园区内部形成“一带四园”。充分利用高压走廊防护绿地、河流防护绿地,改造为公园绿地、并连续成带、成网。本次控规方案:U形绿带、“一带四园”。一带:U形绿带;四园:罗格当湿地公园、滨水文化公园、贩物文化公园、山地文化公园▪绿地布局规划绿化系统布局“点、线、面”结合,分为“片区级绿地、组团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生态林地”五类。点:利用园区山体、水岸建设公园。线:生活用地与生产用地之间布局防护绿地,主干路与快速路设置绿化带。面:园区外围布局生态林。▪绿化分类片区公园、组团公园、防护绿地、广场、生

7、态林地、水体。▪绿地布局调整说明绿地调整应结合现状林地分布情况,调整取消现状为疏林地、灌木林或荒地,但原规划为绿地的地块。(1)取消园区内小绿地;(2)已批项目用地内的小绿地进行保留;(3)调整前后绿地总量不变。(将取消的绿地补充到U型绿带中)(备注:园区内所有林地(除青山路北侧靛山林地外)均为3级、4级林地。)2.5市政工程规划2.5.1给水工程规划(1)用水量预测27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确定用水指标,园区内产业用水指标取50m3/公顷.d),管网漏损及未见用水量按产业用20%计,预测园区最高日用水量7.74万立方

8、米/日,平均日用水量6.45万立方米/日。(2)水源、水厂高新园区近期规划由白云水厂供水,白云水厂供水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现状实际供水8万吨/日),供水水源为百花湖。园区中、远期规划由白云水厂和北部水厂共同供水,北部水厂供水规模20万立方米/日,供水水源为百花湖和黔中水利枢纽。(3)给水系统规划为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