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

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

ID:13895644

大小:405.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24

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_第1页
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_第2页
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_第3页
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_第4页
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松下电工电子材料(广州)有限公司第二期建设工程基坑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单位:大林组(上海)建设有限公司审批单位:大林组(上海)建设有限公司部门:工程项目部部门:总工室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负责人:编制人:编制日期:2007年06月12日审批日期:2007年06月日-28-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工程地质情况及现场环境1四、土方工程施工31、施工准备工作32、施工注意事项33、土方开挖准备44、开挖监控4五、放坡计算4六、基坑(槽)管沟计算51、挡土板的计算52、立柱的计算63、横撑的计算6七、施工

2、措施7八、临边防护8九、基坑壁支护81、原状土放坡82、排桩93、坑外拉锚与坑内支撑94、逆作施工10十、排水措施101、基坑明沟排水计算102、排水措施13十一、坑边荷载15十二、上下通道16十三、土方开挖16十四、基坑支护变形监测17十五、作业环境18十六、采用的施工方法18十七、基础土方回填21十八、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1十九、深基坑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3二十、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构架图28-28-一、编制依据1、松下电工电子材料(广州)有限公司第二期建设工程的施工图纸。2、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

3、范、规程、标准以及广东省、广州市对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规定。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15-31-2003)要求。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要求。6、本施工方案作为现场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指南,我公司承诺在编制和使用中保持严肃、严谨和严格的态度。本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遗漏问题,将在征得发包人和监理工程师意见后作出调整和修改二、工程概况1、建筑面积为9559平方米,混凝土、钢结构。2、该工程原地面标高为

4、-1.2米。3、承台开挖平面尺寸:800×800、800×1600、1600×1600、2200×2200、1600×2600mm;开挖深度全部为:施工设计图为-2.65米,实际开挖深度为-1.45米。4、设备基坑开挖平面尺寸:14500×13000mm;设备基坑开挖深度:施工设计图为-6米,实际开挖深度为-4.8米。三、工程地质情况及现场环境1.施工区域内建筑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要有土的常规物理试验指标,必须提供土的固结块剪内摩擦角φ、内聚力c、渗透系数K等数据。2.施工区域内及相邻有地下水。-

5、28-3.场地内和邻近地区有地下管道、管线。4.邻近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现状,如有裂缝、倾斜等情况,需作标记、拍片或绘图,形成原始资料文件。5.本工程施工时间正好是夏季,是雨水较多的季节,施工难度很大。四、土方工程施工1.施工准备(1)勘查现场,清除地面及地上障碍物。(2)做好施工场地防洪排水工作,全面规划场地,平整各部分的标高,保证施工场地排水通畅无积水,场地周围设置必要的截水沟、排水沟。(3)保护测量基准点,以保证土方开挖标高位置与尺寸准确无误。(4)备好施工用电、用水、道路及其他设施。2.施

6、工注意事项(1)根据土方工程开挖深度和工程量的大小,选择机械和人工挖土或机械挖土方案。(2)如开挖的深度比邻近建筑物基础深时,开挖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坡度,以免在施工时影响邻近建筑物的稳定,如不满足要求,应采取边坡支撑加固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3)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脚至坑边距离应按开挖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类别确定(应考虑堆土附加侧压力)。(4)土方开挖工程完成后要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要预留15~30cm厚覆

7、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3.土方开挖准备-28-开挖应根据边坡形式、降排水要求,确定开挖方案。施工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放坡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内容应包括:开挖机械的选型,开挖程序,机械和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地面和坑内排水措施,雨季、汛期施工措施等。4.开挖监控:开挖前应作出系统的开挖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应包括监控目的、监测项目、监控报警值、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五、放

8、坡计算依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1.土的重度(KN/m2)20.0γ值限:16~212.内摩擦角(o)20.0φ值限:10~453.粘聚力(KN/m2)10.0C值限:0~204.挖土深度(m)6.0h值限:1~105.土坡稳定坡角(o)45.0θ值限:0~90h=2Csinθcosφ/γsin2(θ-φ/2)=2×10.0×sin(0.79)×cos(0.35)/20.0×sin(0.22)^2=14.19挖土深度6.00小于14.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