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八模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八模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ID:13899483

大小:386.2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4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八模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八模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八模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八模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八模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八模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八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对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说法不正确的是A.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B.波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成因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

2、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被誉为能“秤出地球质量的人”D.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使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的结论陷入困境【答案】D【解析】A、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故A正确;B、波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成因,故B正确;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被誉为能“秤出地球质量的人”,故C正确;D、伽利略利用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使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的结论陷入困境,故D错误;故说法不正确的是选D。2.如图所示,沿光滑竖直杆以速度v匀速下滑的

3、物体A通过轻质细绳拉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B,细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B向右匀速运动B.物体B向右加速运动C.细绳对A的拉力逐渐变大D.细绳对B的拉力不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体A以速度v沿竖直杆匀速下滑,绳子的速率等于物体B的速率,将A物体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等于绳速,由几何知识求解B的速率,再讨论B的运动情况以及绳子的拉力变化.将A物体的速度按图示两个方向分解,如图所示,由绳子速率,而绳子速率等于物体B的速率,则有物体B的速率.因减小,则B物体向右做变

4、加速运动,对公式求导,得出B的加速度,随着的加速度,B的加速度在减小,故绳子对B的拉力减小,同一条绳子上的拉力相等,所以绳子对A的拉力减小,B正确.3.如图,质量均为m的两个木块P和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P、Q接触面的倾角为θ,现在Q上加一水平推力F,使P、Q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Q对地面的压力小于2mgB.若Q与地面间粗糙,则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C.若P、Q间光滑,则加速度D.若P、Q间,Q与地面间均光滑,且在某一时刻突然撤去推力F后,则P、Q一起向左做匀速运动【答案】B【解析】A.以PQ

5、整体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故FN=2mg,故Q对地面的压力为2mg,故A错误;B.因PQ做匀加速运动,若μ=,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2mg=ma,解得:a=0,故不能做匀加速运动,故B错误;C.若P、Q之间光滑,对P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tanθ=ma,故:a=gtanθ,故C正确;D.若P、Q间,Q与地面间均光滑,撤去推力后,则P受到斜向上的支持力,无法匀速运动;Q受到斜向下的压力,也无法匀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BC.点睛:通过整体受力分析即可判断出Q对地面的压力;对

6、整体受力分析,因一起做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即可判断μ的大小;若P、Q之间光滑,先对P受力分析,求出加速度,即为PQ的加速度;由f=μFN可以判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若P、Q间,Q与地面间均光滑,撤P和Q均无法匀速运动.4.如图为着陆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迹图,轨道上的P、S、Q三点与火星中心在同一直线上,P、Q两点分别是椭圆轨道的远火星点和近火星点,且PQ=2QS,(已知轨道II为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着陆器在P点由轨道I进入轨道II需要点火加速B.着陆器在轨道II上由P点运动到S点的时间是着陆器在轨道III

7、上由P点运动到Q点的时间的2倍C.着陆器在轨道II上S点与在轨道III上P点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D.着陆器在轨道II上S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III上的Q点的速度【答案】D【解析】A、着陆器在P点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时,是向低轨道运动,所以应该减速才可以,故A错误;B、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道,着陆器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动到S点的时间和着陆器在轨道Ⅲ上由P点运动到Q点的时都是各自周期的一半,故B错误;C、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于着陆器在轨道Ⅱ上S点与在轨道Ⅲ上P点到火星的球心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加速度大小相等,故C错误;D、根据万有引

8、力提供向心力得:,得:Ⅱ轨道的半径大于III轨道的半径,所以着陆器在轨道Ⅱ上S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Ⅲ上Q点的速度,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D5.真空中相距为3a的两个点电荷M、N分别固定于x轴上x1=0和x2=3a的两点,在两者连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选沿x轴方向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