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大创新

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大创新

ID:13906034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4

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大创新_第1页
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大创新_第2页
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大创新_第3页
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大创新_第4页
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大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大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大创新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大创新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大创新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大创新  党的*深刻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标志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地丰富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拓展和

2、创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这一重大论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明确认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邓小平同志率先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主要是从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层面,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消灭剥削、共同富裕,主要是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之初强调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

3、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突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同人与人和谐相处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联系,从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把握。胡锦涛同志把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内在地联系起来和有机地统一起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的高度作出了新的重大论断:“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4、。这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无疑是第一次,无疑是重大理论创新。不仅极大地推进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而且极大地推进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明确认定社会和谐是党执政兴国的历史任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和交互作用而组合构成的社会有机体,并且不断地从较低的层次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变化。社会主义社会也是这样的社会有机体。生态是发展的必要前提,经济是发展的整体基础,政治是发展的制度保证,文化是发展的价值取向,社会是发展的组织机制。一穷二白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和

5、法治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和谐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社会和谐,才能化解发展实践的内部矛盾;只有社会和谐,才能协调实践主体的利益关系;只有社会和谐,才能激发主体活力的充分释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无一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无一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历史任务,无一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

6、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把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作为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本质要求。不仅极大地推进了我们党对执政兴国历史任务的认识,而且极大地推进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认识。  明确认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  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邓小平同志明确认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建设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和发展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文

7、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尽管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影响乃至阻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胡锦涛同志明确认为必须深刻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他强调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进而从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