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ID:13912843

大小: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4

第二节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_第1页
第二节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_第2页
第二节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_第3页
第二节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_第4页
第二节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节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节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一、在图上确定某点的坐标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绘有10cm×10cm的坐标格网,并在图廓的西、南边上注有纵、横坐标值,如图9-2a所示。1000250024002300220021002000250020001100120013001400150010001500Aabcdfgqpa)图9-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欲求图上A点的坐标,首先要根据A点在图上的位置,确定A点所在的坐标方格abcd,过A点作平行于x轴和y轴的两条直线pq、fg与坐标方格相交于pqfg四点,再按地形图比例尺量出af=60.7m,ap=48.6m,则A点的坐标为(9-1)如果精度

2、要求较高,则应考虑图纸伸缩的影响,此时还应量出ab和ad的长度。设图上坐标方格边长的理论值为l(l=100mm),则A点的坐标可按下式计算,即(9-2) 二、在图上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1.解析法如图9-2b所示。1000250024002300220021002000250020001100120013001400150010001500ABb)图9-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欲求AB的距离,可按式(9-1)先求出图上A、B两点坐标(xA,yA)和(xB,yB),然后按下式计算AB的水平距离(9-3)2.在图上直接量取用两脚规在图上直接卡出A、B两点的长度,再与地形图上的直线

3、比例尺比较,即可得出AB的水平距离。当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用比例尺直接在图上量取。 三、在图上确定某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1.解析法如图9-2c所示。1000250024002300220021002000250020001100120013001400150010001500ABαABαBAc)图9-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如果A、B两点的坐标已知,可按坐标反算公式计算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9-4)2.图解法当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由量角器在图上直接量取其坐标方位角。如图9-2所示,通过A、B两点分别作坐标纵轴的平行线,然后用量角器的中心分别对准A、B两点量出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和

4、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则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9-5) 四、在图上确定任意一点的高程地形图上点的高程可根据等高线或高程注记点来确定。1.点在等高线上如果点在等高线上,则其高程即为等高线的高程。如图9-3所示,A点位于30m等高线上,则A点的高程即为30m。ABmn3632343028C图9-3确定点的高程2.点不在等高线上如果点位不在等高线上,则可按内插求得。如图9-3所示,B点位于32m和34m两条等高线之间,这时可通过B点作一条大致垂直于两条等高线的直线,分别交等高线于m、n两点,在图上量取mn和mB的长度,又已知等高距为h=2m,则B点相对于m点的高差hmB可按

5、下式计算(9-6)设的值为0.8,则B点的高程为通常根据等高线用目估法按比例推算图上点的高程。 五、在图上确定某一直线的坡度在地形图上求得直线的长度以及两端点的高程后,可按下式计算该直线的平均坡度i,即(9-7)式中d——图上量得的长度(mm);M——地形图比例尺分母;h——两端点间的高差(m);D——直线实地水平距离(m)。坡度有正负号,“+”正号表示上坡,“-”负号表示下坡,常用百分率(%)或千分率(‰)表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