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论文 (2)

中外建筑史论文 (2)

ID:13913089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4

中外建筑史论文 (2)_第1页
中外建筑史论文 (2)_第2页
中外建筑史论文 (2)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外建筑史论文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方建筑的艺术差异摘要:人类从事建筑活动大概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到现在,这其中的建筑形式的演变过程是经过无数人的艰苦努力,同时也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并经过不断的变革才发展过来的。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不同,建筑风格也不同,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孑然不同的建筑风格,这就形成了中西方建筑哲学的差异。关键词:中西方建筑正文: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背景下形成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19世纪以前的建筑,宫殿、府邸、庙宇甚至是陵墓建筑与西方建筑格局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气势宏大的建筑

2、还是小巧玲珑的四合院都是表现整体的空间感。例如,在北京的故宫,没有某一个是单纯独立的个体,是由一种群体的组合美。而在西方建筑讲求的是独立的个性,坐落在郊野中的西方古代建筑,往往形成一种以自然为背景,孑然孤立的空间氛围,这与中国建筑的群体布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儒家学说对中国古代影响深远,主张天人和一。在这中思想下,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就只能是屈从认可和积极适应。而西方,没有名确的提出人对于自然的态度,但他们把自然和人区分开去研究。然而这种区分,使得人们用一种比较自由客观的态度来对待自然和他们自身,于是西方人的观念中,人必须抑制自然,放纵自然必然会

3、给人类带来恶果。基于这两种对自然不同的态度,造成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建筑手法,造型、体量、结构形式方面截然相反的特征。中国建筑一向使一区的和自然的协调一致而著称的,可是这种哲学史一种如画的和谐,即使一种建筑外观形体融入自然地和谐,而建筑自身的空间形态则是一个封闭的体系。无论是民居,还是皇家宫殿乃至藏于深山中的寺观,都是以内向的四合院作为基本的空间建构单元,而这种四合院的中心却是房屋围合而成的庭院。西方建筑的中心是由建筑本身,庭院包围建筑,而建筑本身处于开放得环境之中。中西方建筑文化有种种你不同,中国建筑强调合,西方建筑强调分;中国建筑强调整体统一

4、,西方建筑重视个体独立;中国建筑强调直觉领悟,西方建筑重视理性逻辑等等。另外中国古代所表现的出来的轻自然科学,排斥工艺技术的倾向,无疑是造成中国古典建筑几千年点一化的根本原因。而西方对自然科学出现浓厚的兴趣,这便是西方建筑无论建造技术还是内容形式都具有较高的水准的原因。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各具特色,各成体系。如果人类的文化都是一脉相承,没有差别的话,和一体现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近年来,随着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和一座座新建筑的拔地而起,如何延续并创新本土建筑特色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是:20年来,西方建筑师“占领”中国高

5、端设计市场已成为一道世界罕见的奇特风景,他们的作品以及大量更风而上的仿制品充斥大江南北,然而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越来越少。因此,我们在承认两种建筑文化不同比比你并且探寻到这种差别的根源时,广泛吸收,博采众长,发展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各取所长,不断繁荣建筑创作,造福人类。现在,我们需要动态地、全面地理解中西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质。从中国历史上看,传统文化中虽有“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一封闭保守的一面,但它更是一个多元走向、动态发展的复杂系统,在悠长的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极为丰富、极具活力的哲学思想,至今仍闪现智慧的火花,给全世界的科技与文艺创新

6、以重要启迪。日本首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汤川秀树曾在《创造力与直觉》一书中,专门论述了东方思维直觉,对科技创新的特殊作用,并以很大篇幅阐述庄子思想对他研究的重大影响。现在很多人欣赏西方建筑师的创造能力,其实我们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创造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2000多年前庄子《逍遥游》中所表现出来的天马行空般的创造性思维,至今让人惊叹不已。现代化、全球化的语境下解读传统。对于包括中国建筑师在内的很多人来说,传统与现代,似乎是一对难解的结。在创作中如何借鉴传统,已成为我们长期以来挥之不去的困扰。其实,从根本上说,现代与传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概念和文化概念,

7、传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延续,但当它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契合时,传统文化就已升华为一种新文化。现代中国文化源自传统,又不同于传统。以建筑论,脱离了现代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特别是现代人的文化理想和审美取向,笼统地讲传统,是没有意义的。西方现代建筑是一个相互矛盾的多样化的综合体,有益的经验和思想常常包含在与时下流行者似乎完全相反的流派之中。因此,把流行一时的流派看成是西方建筑的全部,既不符合事实,也不利于创作。更要看到,近几十年来,西方文化出现了一种从追求本原,逐步转而追求“图象化”的倾向。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艺术中的反理性思潮盛行,有些艺术家就认为“只

8、有作品的形式引起人们的惊奇时,艺术才有生命力”,“破坏性即创造性、现代性”对于此类哲学和美学观点对当今西方建筑,以及对目前中国建筑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