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

ID:13914091

大小:2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4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_第1页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课本类型: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授课课题: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了解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风格、多种用途和不同的神美追求。b.技能目标:学习玉器小知识和鉴赏方法,能够对自己身边的玉器及相关工艺品进行一定的欣赏、交流、评论。c.情感目标:感受我国古代玉石文化,感受玉石精品所体现的中华智慧与创造才能、所承载的伟大民族精神。2、内容结构a.识玉“玉”简介b.赏玉通过玉器的发展历史,总结不同时期

2、玉器艺术风格、多种用途和不同的审美追求。c.品玉体会玉的文化内涵。d.鉴玉玉器鉴赏方法3.重点和难点重点:古代玉器典型时期的艺术风格,多种用途和不同的审美追求。难点:玉器艺术最繁荣的时期距离现在年代久远,学生难于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2′)播放《解玉》视频,通过“解涨”一词引出玉石艺术。板书: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学生观赏画面,产生悬念,激发对玉石艺术的兴趣。一、识玉(3′)1.玉的概念2.中国四大玉石什么是“玉”?玉、石的关系如何?总结:玉主要分软玉、硬玉两种。软玉是由透闪石和阳起石组

3、成的材料。硬玉专指翡翠。中国四大玉石: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岩玉和湖北绿松石。了解玉器小知识,对玉器有初步认识。二、赏玉(重点)1.旧石器时代:(20′)玉的起源:玉石并存2.新石器时代:玉器时代凌家滩文化良渚、红山文化(第一高峰)3.商:繁荣时期4.春秋战国结合课件展示每一时期代表玉器的图片并做相关信息的介绍。从造型上对比分析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良渚玉器造型呆板,红山玉器不以大取胜,而以精巧见长,重在传神。1.讨论各时期玉器都有那样艺术风格?新石器时代朴素稚拙商代形象单纯、神态突出春秋战国精雕细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对比等方法,小组讨论得出结论5.汉代

4、6.清朝:巅峰期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玉器类别:礼器、仪仗器、佩戴器、丧葬器、陈设玩赏器、实用器其他用途:治病、美容审美追求:1.玲珑剔透的华丽之美。2.天然材质,追求至大之高的朴素之美。汉代雄浑豪放清朝加工粗放和碾琢繁琐2.连连看所欣赏图片属于下面那种用途?展示图片3.玉器在制作上体现的两种不同审美追求?展示图片质疑积极参与思考并回答问题一、品玉(难点)(11′)玉器的文化内涵1.玉器是财富和权力的代表2.玉器是宗教神明的使者3.玉器是古代伦理道德的标识师生互动,通过玉字接龙,找出“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金口玉言”“金科玉律”、“金振玉声”“玉玺”代表权力财富:

5、凡古代玉璧皆价值连城,为了占有不惜发动战争,如“完璧归赵”。“堆金积玉金玉满堂”金缕玉衣玉琮玉璧玉佩饰“君子比德如玉焉”学生各抒己见、一一列举(可能出现)完璧归赵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玉石俱焚玉树临风金口玉言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适当引导,学与玩相结合,总结出玉器体现的文化内涵。体会中国博大的民族精神。学生回答可能出现:通达、豁然、君子坦荡荡、品性高尚………四、鉴玉(6′)鉴别玉器真假的小方法1.水鉴别法2.手触摸法3.观察法4.舌尖鉴别法5.放大镜观察法边学习边运用:对自己手上的小玉器作个鉴别,也可同学互换进行。五、作业(3′)调查社会上流行的玉石类工艺美术作品,从审美

6、意义上分析那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原因何在?欣赏现代玉器艺术六、总结玉器是一种中国独特的艺术品,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玉器在中国的用途十分广泛,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上都发挥够其他艺术品不能取代的作用。附:板书设计: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1、玉2、风格特点3、用途4、审美追求5、鉴别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