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doc

试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doc

ID:13920773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试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doc_第1页
试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doc_第2页
试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doc_第3页
试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论文摘要:打造高职教育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就如何加强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高职;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改革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基本保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

2、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已成共识。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是我国首批建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也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主要培养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特色专科(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近几年来,全国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教育在规模上逐步减少,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高职教育也是如此。按照学校的总体改革发展规划,学校的高职教育规模将逐步减少并尽量稳定在3000人左右。作为学校的高职教育教

3、学单位―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因为办学规模在逐步减少而停步不全,而是积极依托本科院系雄厚的教育资源优势与丰富的高职教育办学经验,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改革、锐意进取,沉下心来狠抓内涵建设,在打造高职特色上狠下功夫。打造高职教育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  2007年,原南昌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后,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专科的改革方向,打破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求办学,实现了专科教

4、育向高职教育的成功转型。按照“面向市场、理论必须、突出实践,形成特色”的原则,认真组织并完成了新一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确定了学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掌握相关职业岗位或职业工种群所需的技术与技能,能够胜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各类高素质、多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现了“四个转变”:由专科教育向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转变,由本科压缩型向高职特色型转变,由注重理论和学科体系向注重实践和就业能力转变,由单纯依赖课堂教学向注重实习实训转变。强调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尺度

5、,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大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时比重,每个专业除最后一个学期的半年顶岗实习外,每个学期均安排了1-3周的集中实训环节,基本保证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40%的比例。4  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从2008年起开始实施,至今已执行了三年,总体上说,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实验、实训开出率不足,出现黑板上开机床的现象;由于实训教师比较缺乏,部分教师自身没有实践操作

6、能力,满足于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方式,有些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有些专业的理论课时仍然太多,课程体系的整合还不到位;有的课程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和专业要求;人才培养的途径还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不明显等。为进一步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的需要,职业技术学院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把握机遇,寻求对策,积极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实现专业设置市场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各种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和复杂。职业的市场化、社会化更加明显,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

7、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和良好的机遇。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围绕市场需求进行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实现与本科专业融会贯通,资源共享。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紧紧把握职业人才市场的脉搏,全面、深刻地分析社会对各种职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细致调研,科学预测,适时、超前地开办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调整不符合市场需求与社会需要的专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才是最好的,因此,学院运用灵活的办学机制,面向市场开设专业,调整现有专业,开发设置新专业,真正实现按需培养,注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克服人才培

8、养方面的盲目性和盲从性。    二、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