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

ID:13922938

大小:386.08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25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_第1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_第2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_第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_第4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教育的形态:P41.家庭教育2.社会教育3.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导形态。三种教育形态的功能整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有着各自的目的、地位、作用和特点,同时他们也有各自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实现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在时空上的相互衔接,有利于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有利于加强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实现

2、教育的整体效应。P5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是通过专门培训出来的教师所进行的活动,对学生的作用力比较强;学校教育能对其他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选择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那些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因素。P5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1.教育者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加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活动;教育者要争取社会力量的配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P6教育目的的作用:1.规范作用:规范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教育方向;规范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规

3、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④规范了学校管理。2.激励功能;3.选择功能;4.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既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同时也当然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重要依据。P8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20世纪后的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信息化小学生的身心发展:1.小学生的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2.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思维缺乏自觉性、灵活性。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是体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又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

4、的主要依据。教材是学校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民性2.义务性3.全面性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1.信息传递作用2.控制作用201.激励作用2.情感交流作用第二节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义务性:1.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义务教育的性质,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教育机会是均等的,是应当享有的权利。学校组织的机构类型:1.直线型结构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学校组织机构的结构类型。教育的概念: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

5、动。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P3教育的本质属性: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2.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P3教育目的的概念:1.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1.德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灵魂和核心作用,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

6、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6.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教育制度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2.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3.制度化教育建

7、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学制的建立。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4.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