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3-5-2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ID:13930596

大小:11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5

3-5-2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_第1页
3-5-2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_第2页
3-5-2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_第3页
3-5-2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_第4页
3-5-2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_第5页
资源描述:

《3-5-2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5-2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一、选择题1.(2011·天津)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C.α粒子散射实验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答案] C[解析] ①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故A错误;②伦琴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能级跃迁产生,故B错误;③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因为绝大部分α粒子不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散射.故C正确;④氢原子光谱的发现揭示了氢原子能量分布是不连续的.故D错误.2.(2011·北京)表示放射性元素碘131(I)β衰变的方程是(  )A.I→Sb+HeB

2、.I→Xe+eC.I→I+nD.I→Te+H[答案] B[解析] β衰变释放的是电子e,A、C、D错误,B正确.3.(2011·重庆)核电站核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碘131和铯137.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会释放β射线;铯137是铯133的同位素,半衰期约为30年,发生衰变时会辐射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131释放的β射线由氦核组成B.铯137衰变时辐射出的γ光子能量小于可见光光子能量C.与铯137相比,碘131衰变更慢D.铯133和铯137含有相同的质子数[答案] D[解析] ①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A错误;②γ光子能量比可见光光子能量大,B错误

3、;③碘131比铯137衰变得更快,C错误.④铯137和铯133是同位素,即核内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故D正确.4.(2011·浙江)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B.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C.γ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D.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答案] D[解析] ①α射线本身是氦核流,所以A错误;②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是原子核内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时放射出的电子,不是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所以B错误;③γ射线是α衰变或β衰变发生时,产生的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处于激发态)而辐射出的光

4、子流,所以C错误;④化学反应中不会形成新的原子核,而物质的放射性主要是元素的放射性,所以D正确.5.Th(钍)经过一系列α和β衰变,变成Pb(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B.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C.共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D.共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答案] C[解析] 由于β衰变不会引起质量数的减少,故可先根据质量数的减少确定α衰变的次数为:x==6现结合核电荷数的变化情况和衰变规律来判断β衰变的次数y应满足:2x-y=90-82=8所以y=2x-8=4.6.(2011·苏北四市模拟)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海域

5、发生强烈地震,强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危机.下列关于核裂变和核辐射的方程正确的是(  )A.U+n→Ba+Kr+10nB.Pu→U+HeC.Cs→Ba+eD.I→Xe+e[答案] BCD[解析] 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可知,BCD正确.7.当用具有1.87eV能量的光子照射n=3激发态的氢原子时(  )A.氢原子不会吸收这个光子B.氢原子吸收该光子后被电离,电离后电子的动能为0.36eVC.氢原子吸收该光子后被电离,电离后电子的动能为零D.氢原子吸收该光子后不会被电离[答案] B[解析] 当n=3时,氢原子的能量E3=eV=-1.51eV,所以处于n=3激发态的氢

6、原子的电离能是1.51eV,当该原子吸收具有1.87eV能量的光子后被电离,电离后电子的动能是(1.87-1.51)eV=0.36eV.8.(2011·温州八校模拟)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这群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过程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减小,原子势能增大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1.11eV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

7、最大初动能为9.60eV[答案] D[解析] ①氢原子由n=3的激发态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可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分别为n=3→n=2、n=3→n=1和n=2→n=1跃迁时发出,由E=hc/λ可以得出:能级差越大的,所发出的光波长越短,选项A错误;②这群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过程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减小,动能增大,原子势能减小,选项B错误;③入射光能量越大,从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所以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氢原子由n=3向n=1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照射时获得的,Ek=hν-W=(13.6-1.51)eV-2.49eV=9.60

8、eV,选项C错误、D正确.二、非选择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