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讲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讲义

ID:13941377

大小:482.00 KB

页数:110页

时间:2018-07-25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讲义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讲义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讲义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讲义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文学史课程讲稿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本质特征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理解中国现代文学欲融入世界文学之林的历史诉求。掌握五四新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意义。讲授内容:概述中国现代文学各阶段的历史特征及发展进程重点:中国现代文学三个十年的整体风貌难点:各阶段文学的内在联系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晚清、民初的社会、文化与文学。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生长期、尝试期、充满了生机。出现了鲁迅、郭沫若等一批举世闻名的作家(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是这一时期文

2、学发展的鲜明特点。但文坛并非单调,在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与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竞争,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长篇叙事文学取得突出成就。出现了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艾青等一批文学大家。(三)第三个十年(1937――1949)抗日战争全面展开,文学与战争和救亡紧密联系。一批老作家(巴金、老舍、茅盾等)继续贡献新作,同时钱钟书、沙汀、艾芜、张爱玲、赵树理等也成为颇富盛名的作家。三、怎样学好《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课程。第一章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思潮与运动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意义。理解五四新文学的文化立场。掌握“五四”文学

3、革命最初的理论目标。讲授内容:1、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2、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3、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4、“五四”及二十年代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重点:胡适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和周作人“人的文学”与“平民的文学”主张。难点:五四新文学观念的确立。一、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1、文学革命的准备:(1)晚清以来的思想及文化资源:a、文学因时而变的信念b、社会变革的使命感c、向传统挑战的激进精神d、“言文一致”的语言变革运动e、域外小说翻译(2)晚清以来的文学态势:a、“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b、文学市场的

4、形成与职业作家的出现2、文学革命的发生1915年9月,上海,《青年杂志》(《新青年》),宣传科学与民主思想,抨击专制主义文化,倡导自由精神,进行思想启蒙(推翻专制文化束缚,汲取西方文化精髓)。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从“八事”入手;同年2月号的《新青年》上,陈独秀以《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提出“三大主义”。3、文学革命的发展a、“双簧信”事件b、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4);周作人《人的文学》(1918、12)提出的新文学发展的具体要求。c、《每周评论》、《新潮》等杂志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d、周作人、钱玄同

5、、沈雁冰、鲁迅等人,撰文旧文学。e、与文化保守主义的论争:迎击林纾(林琴南)(1919)与“学衡派”的论辩(1922)与“甲寅派”的论争(1925)4、文学革命的重大成果及其历史意义:二、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胡适、周作人的理论是新文学初期基本的理论架构胡适的理论建树:胡适(1891-1962),原名洪马辛、嗣糜、字希疆,参加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

6、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陪同来华讲学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译二年多;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是当时“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时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

7、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抗战胜利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后去台湾。1954年,任台湾“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7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湾的一个酒会上突发心脏病去世。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就对孔子和儒学的研究而言,在1919年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中,胡适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把孔子和儒学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平等的眼光”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破除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和神秘

8、色彩,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