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zigbee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ID:1394236

大小:2.28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7-11-11

基于zigbee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基于zigbee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基于zigbee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基于zigbee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基于zigbee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zigbee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ZigBee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目录1.绪论11.1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1.2国内外研究概况11.3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22.ZigBee协议简介32.1ZigBee协议体系结构32.1.1物理层(PHY)42.1.2媒体介质访问层(MAC)42.1.3网络层(NWK)52.1.4应用层(APL)52.2ZigBee基本概念62.2.1设备类型62.2.2网络拓扑结构72.2.3信标与非信标模式82.2.4ZigBee术语82.2.5绑定92.2.6ZigBee原语93.基于CC2530的温度监测系统103.1系统设计思路及整体结构103.2系

2、统硬件设计103.2.1ZigBee开发套件103.2.2CC2530概述123.2.3DS18B20概述153.3系统软件设计153.3.1软件开发环境IAR简介153.3.2Z-Stack体系架构及工作流程153.3.3网络通信过程193.3.4温度测量与数据传输213.3.5节点休眠233.3.6上位机软件设计244.系统测试274.1系统测试步骤274.2系统测试结果274.3系统测试结果分析285.总结与展望295.1工作总结295.2前景展望29参考文献31翻译部分3242中文译文32原文37致谢4242第42页中国矿业大学201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3、1.绪论1.1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煤炭自燃产生的有害气体不仅严重危害井下人员的健康,而且容易诱发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研制煤矿采空区火源点感知网络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迫切需要,对于制定采空区防灭火措施,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CC2530的温度监测系统不仅能有效满足煤矿采空区火源点感知的需求,而且还因为其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由于简化协议,对于控制器的要求已经很低,以8051的8位控制器测算,每块芯片仅需要2美元,而且ZigBee协议免专利费,免执照频段,进一步降低了产品成本。CC

4、2530在众多无线通讯芯片中最为突出的优势是低功耗,在休眠模式下,2节5号电池就可以维持1至2年。因此,研究基于CC2530的温度监测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1.2国内外研究概况煤矿采空区自然发现火源位置的探测在技术实现上的难度较大。国内外在这一领域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有技术主要有:电磁探测法、气体探测法和温度探测法。它们各具特点,适应不同的开采条件,也存在着各自的不足之处。气体探测法。主要包括采空区气体成分分析法和测氡法。束管是当前我国煤矿火灾监测的主要手段,它利用在采空区不同位置布置多条空气采集管,定时抽取特定区域的气体样本,对该区域某点的O2、N2、C

5、O、CH4、CO2、C2H4、C2H6、C2H2等自然火灾标志气体含量循环监测,判断煤面的氧化情况,预测预报发火点的温度变化,为煤矿自然火灾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具统计我国目前获得安标的都是该类产品。国内外,还开展了测氡法探测火源位置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放射性元素存在衰变现象,在衰变过程中产生氡气,而在实际的地层测量中。人们找到了温度与氡气浓度之间的关系,依据这种关系可以从氡气浓度的变化反过来推算出火源的温度。电磁法。包括磁性探测法和电阻率探测法。磁性探测法,利用煤层上覆岩中常含有大量菱铁矿及黄铁矿结核,发生自燃时,上覆岩受高温烘烤,铁质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磁

6、性物质,且磁性随自燃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的原理,实现对采空区发火点的检测。电阻率法,地下煤层沿走向或其它方向电阻率基本保持不变,自燃后引起煤层和周围岩石电阻率变化;自燃初期电阻率下降,后期表现较高电阻率,比较未自燃区和自燃区的变化来判断自燃位置。温度探测法。主要有二类系统,42第42页中国矿业大学201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基于无线的采空区温度监测系统、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采空区温度监测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温度监测技术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监测煤自然发火的检测方法。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太原电子研究设计院等相继对采空区温度场无线自组网传感器监测

7、系统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开发。他们的研究表明,煤自燃温度场无线网络监测法能及时预测温度场的微弱变化,比CO的预报更早,对于煤炭自然发火早期预警预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经被业界认可。但是,这方面至今还没有产品推出。山东省科学院,提出了利用光纤拉曼散射效应(Ramanscattering)和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OpticalTime-DomainReflectometry,简称OTDR)来获取空间温度分布信息。其中光纤拉曼散射效应(Ramanscattering)用于实现温度测量,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OpticalTimeDomainReflectometer)用于实

8、现温度定位,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