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_大学生择业就业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_大学生择业就业论文

ID:13942836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形势与政策论文_大学生择业就业论文_第1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_大学生择业就业论文_第2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_大学生择业就业论文_第3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_大学生择业就业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形势与政策论文_大学生择业就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大学生求职择业近几年,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为我国输送了大量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但高职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惑及问题,比如难以接受从基层开始的职业工种;难以摆脱与专业不符的职业焦虑;自主创业信心不足等等。一、求职择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一)工作经验不足,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  高职生毕业后,认为自身学历层次低,实践经验不足,工作过程中感觉发展前景渺茫,一些技术类工种难度高,自己无法胜任。(二)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工作中自信心不足  高职生一旦找到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会产生自信心不足,担心工作过程中拖后腿等心理顾虑,甚至怀疑

2、自己的跨行业是否是人生道路上的正确选择。(三)工作中不大胆,放不开,担心不能胜任  高职生初入社会后,感觉自身的领导能力及社会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易产生较大的工作、生活压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专业技术不够精,不善于处理工人技师间的人际关系,社会交际能力差。造成工作中胆小怕事,畏手畏脚。(四)想自主创业,却苦于没有经验和资金  高职毕业生走向社会易受到创业资金短缺、创业项目与市场脱节等困扰,再加上社会经验不足,社会关系面狭窄等原因,造成自主择业上的重重实际困难和心理障碍。  通过以上看出,高职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遭遇的类似问题比较常见,那

3、么我们应当如何加以解决,如何达到既治标又治本?本文认为从高职生进校之日起就应当加以引导和培养,贯穿高职教育的整体,真正引导高职生"走得出、做的了、干得好"。二、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高校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待就业大学生群体增大,从2001年到2007年全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由115万增长到495万,翻了两番多,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为70%,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73%,2005年毕业生的就业率是72.6%。每年净增待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压力也在逐年增加。  2.准备不足,生涯模糊,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三才开始准

4、备,而应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较多的放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了。  3.大学生盲目择业现象严重,大学生在预就业阶段,比较迷茫,对就业信心不足,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岗位选择方面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方面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同时,社会需求变化,供需结构性矛盾增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共存,而且,部分大学生的职业价

5、值观存在问题。  4.对学校老师、家长依赖性强,创造力弱。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学校的老师依赖,希望老师能够帮助他们落实单位,或者是帮助他们解决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有些时候我们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  三、对策研究 1.大学生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教育”,因此,今天的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等、靠、要”心理和“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就业心态;应调整自己的目

6、标,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观念和就业新观念;同时注意提高自身能力。主动多方面寻找就业机会和就业渠道。  2.学校要改革教育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  一方面,高校应充分了解市场信息,把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与市场接轨,灵活的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另一方面,主动与市场、社会接轨,考虑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联合。在专业课程设置、招生规模大小等方面与企业等进行协商,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及早了解、参与企业活动。  3.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全过程指导学生  高校应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立动态的岗位需求信息库,广泛向社会、学生发布,收集各类案

7、例,开展毕业生就业的跟踪调查,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改革和研究工作,同时组织企业家的专家讲座团协助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开展工作。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四、拓宽学生就业途径,增加就业竞争力 1.在课堂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无论是教师在课堂授课还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都应在教学教育中渗透就业指导思想,加强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2.加强学风建设,鼓励学生考级、考证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一张文凭,更希望学生

8、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求知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抓紧时间参加外语、计算机基本技能证书的考证工作,另外,参加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