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共聚聚丙烯熔体结构演化的动态流变表征

抗冲共聚聚丙烯熔体结构演化的动态流变表征

ID:13943512

大小:18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抗冲共聚聚丙烯熔体结构演化的动态流变表征_第1页
抗冲共聚聚丙烯熔体结构演化的动态流变表征_第2页
抗冲共聚聚丙烯熔体结构演化的动态流变表征_第3页
资源描述:

《抗冲共聚聚丙烯熔体结构演化的动态流变表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抗冲共聚聚丙烯熔体结构演化的动态流变学表征*国家基础研究专项经费(2005CB623800)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03023)资助项目;(小三宋体)谢严莉上官勇刚**通讯联系人,E-mail:zhengqiang@zju.edu.cn;shangguan@zju.edu.cn郑强(姓名、单位、地址和关键词为小五仿宋)(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关键词抗冲共聚聚丙烯,动态流变行为,结构,降解,交联摘要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抗冲共聚聚丙烯(IPC)熔体的流变行为.通过探讨温度、抗氧剂

2、、氧气的存在对其熔体动态粘弹响应的影响,对IPC熔体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描述.随温度的升高,IPC熔体的动态粘弹响应明显改变:低频率(ω)区域动态储能模量(G′)与ω的对数关系lgG′~lgω呈现平台特征;加入复合抗氧剂B215或在N2气氛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IPC的特征粘弹行为完全消失,呈现均相体系的流变响应特征.低ω区域粘弹函数对IPC的结构变化存在敏感响应.通过改变温度、添加抗氧剂以及N2保护,获得了IPC熔体因降解与交联反应所引起的结构改变的信息.(正文为小五宋,1.2倍行距)与传统的等规聚丙烯(iPP)/乙丙橡胶(EPR)、

3、iPP/三元乙丙橡胶(EPDM)增韧体系相比,采用反应器粒子技术直接在反应器中合成的抗冲共聚聚丙烯(ImpactPolypropyleneCopolymer,IPC)具有更为复杂的组成和更为优良的综合性能.然而,由于体系中无规共聚物和低分子量共聚物的存在,研究和掌握加工条件下IPC熔体结构的稳定性对于确定加工温度窗口和优化加工条件极为重要,许多研究者对此予以极大关注并采用了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力学性能测试等[1~3]手段进行分析,但迄今有关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进行研究的报道尚不多见.1实验部分抗冲共聚聚丙烯(Impactpolypro

4、pylenecopolymer,IPC),牌号EPS30R,齐鲁石化公司产品.2结果与讨论IPC是一种含有丙烯均聚物(iPP)、无定形乙丙共聚物(EPR)以及可结晶乙丙共聚物的多相体系.图1给出了IPC0试样的动态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以及损耗角正切(tanδ)的温度扫描结果.3Fig.1TemperaturedependenceofG′,G″andtanδforIPC0Fig.2Therelationshipbetweendynamicstoragemodulus(G′)andfrequency(ω)for(A)IPC0a

5、nd(B)IPC1atdifferenttemperatures.图2给出了不同温度下IPC0体系的G′与频率(ω)的关系.可见,IPC0体系从210oC开始出现“第二平台”粘弹响应,且模量更高.但对于相同温度下的IPC1体系,则未观察到类似的特征粘弹行为,仅在230oC扫描至0.01s-1时才出现模量上升.(主体部分所含的图、表应简洁,清晰,大小适当,并应置于文中行文处。图号和图注为英文,置于图的下方,曲线图的纵横坐标需遵照国家法定计量标准标注量、符号、单位;图片须清晰,有标尺或倍数;表格为三线表。)参考文献(示例)1.黄云.国际地质学

6、研究动向.见:程祺编. 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38—392.朱玉贤,李毅.现代分子生物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3.SilvertownJ,CharlesworthD.简明植物种群生物学.第4版.李博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DukePj,SmithAB,FeldmanSR,etal.ModernMicroscopesTechniquesandApplications.NewYork:PlenumPress,19905.JohnsonFB,SinclairDA,GuarenteL.

7、Molecularbiologyofaging.Cell,1999,96(12):291—302*注:(1)作者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国人名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缩写点“.”;作者之间用逗号分隔;多作者时只列出前3位,后加“等”或“etal.”,etal要用斜体。(2)参考文献按先中文后西文的顺序排列,用一语种按作者的姓氏字母顺序排列,用一作者的多篇文献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序。TheDynamicRheologicalCharacterizationofStructureDevelopmentforImpactPolypropylen

8、eCopolymerMelt(加粗,字体TimeNewRoman,小三1.2倍行距)XIEYanli,SHANGGUANYonggang*,ZHENGQiang*(TimeNewRoman,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