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常考简答题

中国古代史常考简答题

ID:13953537

大小:8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中国古代史常考简答题_第1页
中国古代史常考简答题_第2页
中国古代史常考简答题_第3页
中国古代史常考简答题_第4页
中国古代史常考简答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常考简答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政治史(一)(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最早的实践是什么?其理论来源于谁的思想?(2)最早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朝代是什么?这一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柳宗元说:“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请解释这句话。(4)“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时发展了哪些制度?(5)在西汉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中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的是哪项措施?(6)汉武帝时期开创和实行了哪些制度和措施?(7)隋朝是个开创性的朝代,它首创了哪些制度?(8)唐朝时既削弱相权,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制度是什么?(9)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有哪些?(10)北宋通过设立什么官职将地方财权收归

2、中央?(11)元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首要措施是什么?(12)元分别设立什么机构管理西藏、台湾?元时的监察机构是什么?(13)明清是封建社会衰落时期,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走向极端时期。最能说明明清两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走向极端的措施分别是什么?(14)明清时期对人们思想控制的显性措施和隐性措施分别是什么?(1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有哪些趋势?答案:(1)商鞅变法,韩非子的法家思想(2)秦朝,皇权至高无上(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由皇帝任免)(3)秦朝灭亡的原因不是郡县制而是由于秦朝的暴政。(4)刺史制度、察举制度、编户齐民(5)封国制(6)剌史制度、察举制度中的孝廉科、推恩令、附益法

3、(7)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庸(8)三省六部制(9)重文轻武、守内虚外、极度削弱地方,高度集中于中央(10)转运使(11)实行行省制度(12)宣政院、澎湖巡检司、御史台(13)明:设立特务机构、清:设立军机处(14)文字狱、八股取士(15)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统治者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史(二)(1)先秦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是什么?选官标准是什么?(2)商鞅变法对这个制度作了什么修改?(3)墨子用人的标准是什么?(4)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是什么?标准是什么?(5)汉武帝时期,士大夫的主要做官途径是察举制中的什么科?(6)三国时魏国的选

4、官制度是什么?(7)隋唐科举制的积极意义有哪些?(8)明清科举制的消极影响有哪些?(9)谁在改革中改革科举制度?(10)科举制形成于哪一个皇帝时期?(11)从历史上得出什么选拔人才的经验或启示?(12)秦朝、汉朝、北宋、元朝、明朝监察的官职和机构分别是什么?(13)历代重视监察给我们什么启示?(14)什么选官制度是从上而下的?(15)哪一朝代科举录取人数太多而导致冗官冗员冗费?答案:(1)世袭制,门第(2)奖励军功,按功授爵(3)尚贤、反对任人唯亲(4)察举,才能和品德(5)孝廉(6)九品中正制(7)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大了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

5、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8)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成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才能;阻碍了中国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的转变。(9)王安石(10)隋炀帝(11)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12)御史大夫、刺史制度、通判、御史台、提刑按察使司(13)研究古代的监察制度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党风建设、反腐倡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14)皇帝征召(15)北宋中国古代政治史(三)(1)古代史上兵农合一的制

6、度有哪些?分别开始或出现于什么民族和政权?(2)府兵制与募兵制有哪些不同?(3)府兵制崩溃的时间是什么?(4)府兵制崩溃的原因是什么?(5)募兵制的实行对唐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6)猛安谋克制是在哪个人推行的?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7)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有哪些?(8)上述变法中对社会性质改变起关键作用的内容分别是哪一条?(9)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主要形式是什么?(10)奴隶社会中富国强兵的改革典型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改革?(11)“庆历新政”是哪个人进行的改革?中心内容是什么?(12)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是谁?如何评价他倡导的改革?(13)明朝张居正改革赋税制度,推行什么制

7、度?这个制度有什么重大意义?(14)如何评价改革的成败?(15)中国古代历次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答案:(1)府兵制、猛安谋克制、八旗制度,鲜卑族(西魏)、女真族(金)、建州女真(清)6(2)士兵性质:府兵制是兵农合一,募兵制是职业兵;兵将关系:府兵制兵将分离,募兵制兵将间有隶属关系;武器、粮食来源:府兵制自备,募兵制国家供给。影响:府兵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募兵制容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3)开元年间(4)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失去了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由于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的较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