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的饮食原则

胃肠炎的饮食原则

ID:13953642

大小:4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胃肠炎的饮食原则_第1页
胃肠炎的饮食原则_第2页
胃肠炎的饮食原则_第3页
资源描述:

《胃肠炎的饮食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胃肠炎的饮食原则胃肠炎的饮食调养原则一  在胃肠炎的辨证施治中,饮食调养具有重要意义。《内经》中有"谨和五味"、"食养尽之"的理论,就强调了这一点。对于胃肠炎者,注意以下饮食调养原则,不仅能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也能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以促进胃肠炎患者早日康复。  饮食要适量:《素问》中早就认识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生病起于过用"。中医学中也明确提到"饮酒过量,腐肠烂胃"、"辛辣助火"、"肥甘生痰"的危害。中西医临床上,因暴饮暴食导致急性胃肠炎或酿成顽疾者,屡见不鲜,均因食积脾胃、纳运传化失司所致,即"过则伤其正也"。所以,不仅胃肠炎者,就是正常人,均不宜过

2、饥、过饱、暴饮暴食,也不应该嗜烟酒、浓茶、浓咖啡、肥甘、辛辣等,以免久了损伤脾胃。正常人,一日三餐的饮食要有节制,每餐均不宜吃得太饱;胃肠炎者,有条件时还应少量多餐,以细软为主。  胃肠炎的饮食调养原则二  饮食软硬冷热应适宜:一般讲,胃肠炎者宜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根据病情可分别给予流汁、半流汁、软饭及普食,忌用煎炸、硬果类及粗纤维多的食物。饮食的过冷、过热,均可对人体胃产生不良刺激。暴饮过冷,或长期贪食生冷,可遏伤脾阻,以致寒气内生,可导致胃脘痛、腹痛、泄泻等;如长期嗜食辛辣热烫的饮食,可致胃肠积热,易导致出血或大便干结等。《灵枢·师传》告诫人们,"食饮者

3、,热无灼灼,寒无沧沧",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一般人,尤其是胃肠炎者,以吃温热饮食为好,过冷过热饮食,均对胃肠炎防治不利。  应注意饮食卫生:"病从口入",饮食不洁会引起多种胃肠炎或食物中毒,故饮食清洁对胃肠病防治是十分重要的。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慢性胃炎、胃溃疡,以致胃癌等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密切相关。而幽门螺杆菌是通过粪一口、口一口途径传染的,故采用家庭分餐制,不用一个杯喝水,母亲不咀嚼食物喂婴幼儿,饮用水尽量用自来水,而不用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溪水、湖水、河水等,以避免被感染而致胃肠病。  胃肠炎的饮食调养原则三  保护好胃气:在胃肠炎的饮食调养中,应根据病人脾胃

4、功能的强弱,随时注意保护好胃气。当脾胃运化功能较弱时,即便是相宜的食物,也不要强食,因食之不运会反损脾胃;胃炎重者在恢复期,因胃气初复,或湿滞未净,如贪图口福或急于进补,均可导致胃病复发。《景岳全书》所说:"不欲食者,不可强食,强食则助邪,新愈之后,胃气初醒,尤不可纵食。"也就是这个意思。在急性胃肠炎腹痛、吐泻、出血等症状剧烈之时,常需禁食;一般讲,只要腑实得通、病情缓解时,就应尽早迸食,初始宜用米汤、果汁等素流,出血病人更宜用藕糊粉,以保胃气。  注意饮食辨证调养:根据胃肠炎的中医辨证类型不同,应积极配以相应的饮食调养。如脾胃虚寒的人,平素宜食生姜、胡椒等,以温中

5、散寒;脾胃气虚者,宜吃大枣、山药、薏苡仁、白扁豆、莲子肉等,以健脾补气和胃;胃阴不足者,宜食百合、梨、藕、蜂蜜、牛奶等,以甘润生津;气滞不舒者,可多吃萝卜、金橘饼、橘皮、佛手等,以疏肝理气。要适当吃一些鱼类、瘦肉、鸡肉、蛋、奶制品等,还应多吃豆制品、新鲜蔬菜和瓜果。高温季节尤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1、B2,维生素C,钙,以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白的消耗。内容来源于:http://hi.baidu.com/sywjwc120/item/673bbbf21616dcdf1a111f6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