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组建及运行研究毕业论文.doc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组建及运行研究毕业论文.doc

ID:139558

大小:290.59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7-06-26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组建及运行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组建及运行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组建及运行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组建及运行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组建及运行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组建及运行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组建及运行研究毕业论文1绪论1.1问题提出的背景在我国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主要采取集团化组织,集团化的组织模式就是项目管理主体单独完成,或者以控股、兼并等方式控制其他企业,由这些企业或子公司、分公司来完成所承包工程的所有工作,包括信息的获取、投资、组织项目实施、设计、施工、现场管理等等,。为了生存和更大的发展,建筑企业就不得不向大而全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发展模式很容易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集团化的项目管理模式虽然有不少的优点,但是其有反应不敏捷、核心技术能力不突出、投资风险大、成本高、项目实施缺乏整体合力等缺陷,使得集

2、团化项目管理模式在市场机遇瞬息万变的今天,出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形成,建筑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市场的结构和专业技能分工日益精细,而且业主对建筑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工程项目区域性、技术复杂性、文化的差异性等因素所造成业主要求的不断提高,承包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目前的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工期建设越来越长;专业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业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逐渐规范化和开放,我国面向世界各地的招标项目越来越多,并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项目大型化以及业主对建筑产品的高

3、要求,使得建筑企业不得不将有限的人、资源、资金分摊到众多的经营领域中去,同时全球经济波动日益频繁,也使得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面对以上的挑战,传统的集团化组织模式对建筑市场的变化反应越来越迟缓,这就促使建筑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寻求新时代的项目管理模式。这种组织模式要求建筑企业具有灵活性和敏捷性,能对转瞬即逝的市场机遇立刻做出反应,不能再单纯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技能优势进行发展,而因满足科学技术和建筑市场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建筑企业也必须要以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其他企业的资源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

4、。在这种情况下,1991年,美国里海大学的专家在美国国防部及13家著名企业的支持下提出的动态联盟这个新概念,并成为了项目管理模式的大势所趋,逐渐引起了全球的密切关注[1]。动态联盟作为一种全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对传统的集团组织模式和管理方法提出了挑战,并且在许多行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成本、进度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动态联盟组织具有敏捷性的特点,能对建筑市场上的机遇快速做出反应,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的集团化组织所固有的矛盾和缺陷。本文将建设项目管理与动态盟有机的结合起来,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把建设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包

5、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建立动态联盟,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特征、组成动态联盟的因素、对盟员企业的选择,以及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组建和运行机制。1、林鸣、马士华,动态联盟一一项目管理新模式,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1.2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1991年,由美国里海大学的RogerNager和RickDove在一篇<<21世纪制造业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的报告中最早提出了动态联盟这个新的观念,在这个报告里他们大胆地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管理模式,那就是以动态联盟为基础的敏捷制造,这也是一种新的虚拟

6、企业,利用这种新型企业和新的管理模式就可以重新重组社会所有的资源,就能适应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断变化[2]。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信息技术得到的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也逐渐形成,这就使得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3]。动态联盟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一提出来,就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密切关注,并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企业组织和管理的新模式。美国、日本、西欧等一些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这种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但是,从目前已有的研究资料上分析,国外许多学者只是深入地研究了工程项目管理和动态联盟组织,而把工程项目管理

7、实际实施和动态联盟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却很少。虽然国外的一些学者也曾经提出把动态联盟管理模式的思想引入工程项目管理中,但是他们的研究也主是集中在管理方法、组建原则、组建的原因等方面[4]。1997年,欧洲建设研究所(ECI)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八届年会上就提出了把动态联盟管理模式运用到项目管理中去的思想,并深入地分析了这个思想的优点。他们认为运用动态联盟可以用降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成本,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完成项目,从而改善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3]。2000年,TrondJorgensn和SteinW.Wallace在EuropeanJoumalofOperation

8、alResearech中发表的论文《通过灵活管理改善项目成本[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