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ID:13955832

大小:99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5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1页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2页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3页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4页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2013学年度河北省高碑店一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2012-10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黑其他答案的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Ⅱ卷试题一律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位置颠倒,不予评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4

2、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父亲遗留下的财产,每一个儿子都有一份。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应该是指()A.禅让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长久)’,秦郡邑而促(短暂)。尤非所谓知理者也。”下面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3、A.柳宗元非常推崇分封制,反对郡县制B.秦朝因为实行郡县制所以短暂而亡C.汉朝一直实行分封制所以长久D.文中的的封建一词原意是指封邦建国3.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A.颁布《秦律》,依法治国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C.丞相大权独揽D.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4.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始皇前叹韩非之书,后惑李斯之议;燔《五经》之文,设挟书之律。”其中“挟书之律”指的是()A.秦始皇统一的重要举措B.焚烧私藏违禁书籍C.对私藏违禁书籍

4、的人处以酷刑D.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令5.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A.集思广益,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B.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深切关怀D.进行廷辩,充分显示大臣才能6.著名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A.西周B.

5、春秋战国C.秦朝D.西汉7.以下措施中最能够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于是(周)武王已平商王天下,封师尚父(姜尚)于齐营丘…B.(全国的事务千端万绪)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C.……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D.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9-8.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A.德才——考试成绩——门第声望B.门第声望——德才——考试成绩C.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德才D.德才——门

6、第声望——考试成绩9.《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腹心之臣矣。”由此可见,汉武帝设置中朝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皇权B.加强中央集权C.加强对中央官员的监督D.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理10.下面是一幅元代的政治制度政权结构图,其中的划横线部分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_____

7、__(统领宗教事务、管辖西藏、青海等地区)路、府、州、县和宣慰司行中书省中央地方皇帝A.丞相B.宣政院C.军机处D.理藩院11.高一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唐太宗:“我用三省分割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12.“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

8、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清朝中央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